国庆小长假的暖阳似乎还没有散去温度,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的节气——寒露却已到来。顾名思义,寒露时节,我国北方大部已是深秋景色,白云红叶,偶见早霜,风寒露重,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公历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节地面的露水更凉,已经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直到寒露,才为盛夏的炎热与初秋的喧嚣作结,北方开始呈现一派金黄的秋色与萧索的秋景。古人说,寒露有三候,“初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即鸿雁南迁;雀鸟难觅,但见海边出现了大量蛤蜊,其纹、色与雀鸟相似,古人便认为雀入水变成了蛤;菊花盛开。三候正是深秋天气由凉转寒的体现。
除了天气的变化,寒露时忙碌的秋收秋种也让秋的意味更加浓厚。“寒露不摘棉,莫怨霜打天”,要趁寒露时的晴好天气抓紧收棉;江南江北等地的农民会在寒露前后加紧收割水稻;北方的冬小麦也会在这个时候播种。这些农事活动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秋所包含的收获的意味。
对我们来说,寒露还意味着秋天的思恋。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会抽时间找出换季的衣物,晚上睡觉也可以享受美美地窝在棉被中的感觉了。小时候每逢这个时节,我的母亲都会拿出一摞厚厚的衣服让我穿,晚上会小心翼翼地帮我把被角掖好,告诉我,“夜间很冷了,不准踢被子,容易着凉。”自从外出上学,这样的待遇虽已难享受到,但母亲的叮咛仍会从千里之外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