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9威尼斯官网-主頁欢迎您清华学子:心灵撞击论“奉献”
《人民日报》 2003年05月26日第五版
主持人的话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同学们的讨论很精彩,大家对“奉献”一词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提出看法,思想激荡,文采飞扬。接下去的几期,我们期待广大读者就什么是奉献,奉献是精神概念还是物质概念,奉献的判定标准应是主观动机还是客观结果,奉献是否可以划分不同的境界层次,奉献的含义是否会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在抗击非典时期,对奉献有何新的理解等问题发表高见。
本期嘉宾主持人: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乔申颖、郭晓科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清华园的学子们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学生们开展各种讨论: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对待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的冲突?如何看待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人民日报刊发的任仲平文章《论奉献》则让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们将议题集中到“奉献与奉献精神”上来。
心迹实录
我们曾经轻忽和麻木着,我们强调个性,我们相信没有什么人愿意为了别人的利益而牺牲。我们轻蔑地冷笑着那些“不合时宜”的壮烈言辞,轻蔑地冷笑着那些“不合时宜”的牺牲举动。
然而现在,我想那是因为我们活得太轻松也太不坚强,我们忘记了这跳动的心脏其实能够负担起更多的东西,也需要负担起更多的东西。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夏怀逸同学谈非典带给自己的改变
郭晓科:奉献是牺牲小我保全大我
过去一谈到奉献,总感觉很空泛,总是说英雄人物、模范代表等等,让人感觉无论是他们个人还是他们的事迹都离日常生活太遥远。然而,这次的非典疫情和抗击非典的斗争,却让我们有了另一种感受。在非典时期,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同学们冒着危险奔赴抗击非典第一线,这是奉献;新疆地震的时候,我们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师生向灾区捐献了大量衣物,这也是奉献;现在我们坚守岗位、不离校,做好自我保护,这也是在奉献。可见,奉献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我认为,奉献意味着个人利益的牺牲,而这种牺牲,是牺牲小我保全大我。假如我们在非典疫情袭来的时候纷纷离校回家,不仅会给国家防治非典造成困难,还会给家人带来危险,自己的课程也受影响。现在,我们坚守学校,不仅没有给家人和社会带来危险,而且个人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
崔杨: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奉献的意识,需要唤起
我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奉献的意识,需要大家互相感染,把这种奉献精神给呼唤出来。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90周年校庆的时候,我们话剧队排了《紫荆花开》这幕戏,讲的是清华参与“两弹一星”工程的老科学家的事迹。当时我们担心,清华的学生能不能接受这样的“传统教育戏”?没想到,演出之后,同学们非常叫好。又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只要求他们的党员带头去隔离区,参与抗击非典斗争,但北医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去了,都是自愿的。
郝育倩:很多人做出奉献的时候,是出于自己的良知,应该还原这种内心的情感
奉献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一颗种子,它应该是平凡的、大众的。很多人做出奉献的时候,就是出于自己的良知。我们不应该把奉献弄得太抽象,让人觉得不可接近,或者产生排斥心理。比如:现在清华有很多志愿者,在学校的各个地方做义务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为了向别人表明自己有奉献精神,而是觉得做这些事有意义。再比如郑培民,他可能不是为了奉献而奉献,“奉献”只是社会对他的行为的最后评价。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很自然的理由,从内心来说,他愿意这样做,而不一定非要得到别人的一个评价。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讲奉献的事例和人物,都是外界加在这些人身上的评价。我们应该还原那种内心的、真实的情感,然后很自然地去理解他们。
沈嘉:奉献不是目的,是实现某一目标的过程和行动。提倡奉献,实际上是倡导奉献所指向的目的或价值
奉献不是人们行动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奉献而奉献,而是实现某种价值、达成某种目的的过程和行动。我们通常说的奉献精神,实质上是对这种价值或目的的指代。刚才郭晓科举的例子,就不是为了奉献而奉献,同学们向灾区捐了很多衣物,这是表达一种关爱。这种关爱,是我们最终要追寻、要表达的。而这个过程、这个行动就是奉献。在强调奉献的时候,要注意它指向的价值,比如说一种关怀,或一种责任。提倡奉献精神,实质上是通过对奉献的肯定,来倡导奉献所指向的目的或价值,比如:集体主义、社会责任等。对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而言,他们把职业操守、社会责任和患者利益等,看得比个人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因而当这些原则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能够舍弃后者。而他们的行为被称为“奉献”,这是社会对其行为意义的评价。
钱丽花:应该注重奉献的实效,提倡理性的奉献
我们应该多从奉献的实效这一角度,来理性地看待奉献。从实效的角度来看,奉献可以分为两种:理性的奉献和非理性的奉献。“理性的奉献”是指人们用理性的思维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比如:自己的能力、实际的需要、奉献的方法和手段等,然后牺牲自己的利益,为社会做出的能产生良好效果的奉献。例如:我国西部条件艰苦,但是很多人觉得在西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于是他们牺牲了自己在大城市、在繁华地区过舒适生活的机会,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事业中去。这就是一种“理性的奉献”,这种奉献是有价值的,不管是对奉献者自身,还是对西部,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是我们所应该大力提倡的。“非理性的奉献”是指那种没有经过充分考虑,没有衡量各种因素,甚至可以说是盲目的“奉献”。这种奉献从表面上看、从过程上看和理性的奉献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从结果的角度去分析,却截然不同。例如:一个在科技领域已经小有成就的研究人员,却志愿去西部做一名普通教师。他没有想到继续做研究能为国家做更大的奉献。我认为,这确实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这种“非理性的奉献”我们不应该提倡。
胡孝乾:应该区分奉献和贡献
奉献与贡献,表面看词义相近,细细琢磨却差距很大。奉献强调一种自我牺牲,不能按利益最大化来考虑。如果做一件事把方方面面都想一遍,这就不是奉献了。有时候,就是你脑子里出现一个声音说:你该去做!就做了。这就是奉献。奉献者不会索取,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自己。正如“奉”的字型一样,他们只是高高地举起双手,献出自己的一切,不求索取。贡献则代表着对回报的期待,就像古代献给朝廷的贡品,它附加着对安全和庇护的要求。奉献代表的是一种自我牺牲,它是奉献者一颗热爱他人、热爱社会的心,这是贡献所难以企及的。
课堂老师:奉献有不同的境界,关键要看结果
奉献,有主动的和被动的、自觉的和不自觉的、有准备的和没准备的、感性的和理性的等等,情况不太一样。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看最后的结果。
比如当年毕业分配的时候,我主动要求从繁华的上海到冰天雪地的东北。当时没有多么高的境界,而只是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就是觉得那样做很浪漫、很英雄主义。在东北干了30多年。后来,人家说,你把自己的半辈子都奉献了。我觉得很惭愧,我当时没觉得自己是在奉献。但是,我们那样做的结果是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因而,也还算是奉献。
现在我们谈到抗击非典中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从结果上看,无数的医务工作者在为抗击非典尽职尽责,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白衣天使”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尊敬的可爱的群体。从出发点来看,也许每个人的境界不一样,觉悟不一样,情况也不一样。相当一部分人明明知道很危险,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种境界是最崇高的。也有人是出于责任,作为医生,不管危险不危险,都要担起自己的责任。也有人是服从纪律。对每个人的出发点和当时心里的想法不能过多地去探究,很难要求每个人的境界都那么崇高。是不是奉献?怎么看?我认为,主要还是看行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