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8研究所支队:
献身使命 实现自我
研通社记者 程煜
2012年暑假7月22-29日期间,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电子系、微电子所、软件学院的15名同学(包括6名博士生和9名硕士生,其中半数以上是2013年即将毕业的同学)组成了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8研究所的就业实践队伍。
28所地处古都南京,是我国研制指挥自动化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及民用电子信息系统的专业研究所,是我国专业名类齐全、设施先进、拥有丰硕科技成果的大型骨干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研究所,也是全国空管系统技术总体单位。
好奇与神秘
图为实践队员在南京28所参加入所教育。
作为一支就业实践团队,队员们满含着对未来求职的期望赶赴南京,希望通过实践能对28所由更多了解,并为自己今后择业提供参考。28所是大型国企,经过通常的信息渠道很难了解企业的真实状态,而且社会舆论对国企褒贬不一,使队员们对“国企到底啥样”产生了极大兴趣。
震惊与向往
队员们通过岗位培训、科研生产参观介绍、领导座谈及校友访谈活动,对28所有了全面的认识——大环境,年轻朝气,欣欣向荣,令人振奋的精神面貌。单位里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行政人员都很年轻,大家相处融洽,共同话题也很多。领导和专家也没有丝毫架子,活一起干,饭一起吃。整个单位的工作氛围和生活环境就像一个大家庭。“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心情舒畅愉悦,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28所员工如此介绍。
图为实践队员在了解首都国际机场空管指挥系统。
干工作,充实饱满,面对挑战激发昂扬斗志。遇到紧急任务或者攻克难关期间,主动加班成为家常便饭,大家拧成一股绳,对困难发起一次次冲锋。一次次挑战使大家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更能彰显28所人不畏困难、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行。在28所员工的感染下,支队成员马文婷、邓博文两人主动提出带岗实践一个月的要求并获批准。
存在感,重视人才,因材施教培养科研尖兵。28所提出的“导师制”和“英才计划”更是人才培养在制度上的有力保障。尤其对于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同学们,“导师制”更是让人感到温暖。参加工作第一年,单位会指定一名资深人员对新人进行一对一指导。一年后,根据表现来确定更适合的工作岗位。从根本上杜绝了一言堂的家长制,即领导主观指定工作岗位的不科学现象,充分考虑和考察了新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素质和对事业发展方向的期望。这样,在一个热爱的岗位上和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方向中,每一名员工都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发挥最大的光和热。这种重视人才的氛围也吸引着即将毕业的清华学子。李鑫、樊博宇已与28所人力资源处的田处长达成口头约定,将在清华的招聘会上与28所签约。
凝聚力,人文关怀,家的感觉解决后顾之忧。据已经在28所工作的师兄师姐介绍,28所不仅工作环境有优势,对员工生活也照顾有加,令人备感温暖。家里有人生病,单位了解后不用员工申请,会主动安排车辆和陪护人员进行照顾;有老人从外地来南京探望子女,单位也会主动安排接待等。类似之事虽然都是小事,但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员工的干劲。
在实践中,清华人找到了自己事业和报效祖国的完美结合点。身为清华人,接受祖国培养多年,不能只考虑自己,更要为祖国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队员陶帅说:“之前我一直关注高薪互联网企业,通过这次实践,我认识到人的一生不应仅仅拘泥于金钱,为国防做贡献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是互联网企业无法给予的,清华人应该重新拾起被这个浮躁的社会所侵蚀的梦想,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句话道出了许多清华人的心声!
付出与回报
师兄师姐在28所的优良表现、清华人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28所全体成员的肯定。这也直接带动了28所与清华的合作,包括双方长期建立的项目与技术联系等,28所技术专家还到清华举办国防知识和技术普及讲座,到电子系开专场招聘会,建立28所短期实践基地等。28所表示,今年对清华学生的招聘不受指标限制,到目前为止28所已给清华毕业生发出近60份录取通知。
毕业前夕,同学们对自己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通过这次实践,队员们消除了对国企的担心,纠正了偏见,使原本有志投身国企和献身国防事业的同学更加坚定,原本没有考虑国企的同学,重新审视自己的择业观和价值观。队长李鑫说:“参加过不少招聘会,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让我有理由放弃甚至是动摇去28所的决心,因为那是一份现实与梦想、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完美融合的工作。”
供稿:校研团委 编辑:冰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