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大地 走进基层
9月11日,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本科生张晔收到校团委实践部邀请她担任今年“我的中国梦”社会实践支队优秀成果评审工作评委的邮件,此时,她刚从陕西实践归来不足48个小时。
图为张晔在社会实践中。
迈入大四的张晔已参与大大小小的实践13次,其中做支队长或分队长的就有5次。她的足迹遍及甘肃、贵州、陕西、内蒙古、河北、上海,她甚至还走出国门。从个人单独赴河北省保定市调研新课改后的高中教育,到担任支队长带领新闻学院赴甘肃会宁“陪读村”调研支队获得校级银奖,再到作为新闻学院“清田工作站”的首批队员二赴贵州、二赴陕西探寻贫困县发展之路,还有与巴基斯坦、台湾师生一起探访文化融汇和中国发展。三年寒暑,她坚持走在路上,几乎已经不习惯有哪一个假期,没有实践的陪伴。
“走在路上,才能贴近大地、贴近苍生。”张晔说,“实践已经从我心中的一个梦延伸成脚下的路,我愿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更坚实。”
深度实践:扎根在中国经济基础最脆弱的基层
2010年,当张晔带领的新闻学院甘肃支队获得校级银奖时,有师妹问她为什么会选择甘肃作为实践地,她说:“基层也有很多个基层。只有当你到西部的时候,你可能才会看到整个中国经济基础最脆弱的部分。只有扎根在中国经济基础最脆弱的基层,才有可能了解国情、体悟民生。”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张晔在甘肃会宁、贵州丹寨、陕西淳化3个国家级贫困县先后做过6次调研。在甘肃,她走进“陪读村”的家庭,和那些生活艰辛但坚韧不拔培养孩子读书的家长们促膝交谈;在贵州,她与队员们一起翻山越岭,道路崎岖坎坷,一边是峡谷、一边是峭壁,她深入苗寨之中与村民进行访谈;在陕西,她住在村民家中,在朝夕相处之中共同探求脱贫的可能路径。那些基层村民的纯朴善良深深感染着张晔,“我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也当成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忧虑田里的庄稼、一起想着家里的小孩能不能考上大学,觉得自己也有这样一份责任,和他们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为了做有更有深度的实践,张晔从来不会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也不满足于只是“知道”而非要“做到”不可。她两次到甘肃会宁实践走访,将高中教育中的“会宁模式”写成详实的调查报告,最终获得2010年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报告)竞赛一等奖和2011年全国“挑战杯”北京市二等奖。她希望能把实践所得真正转化成有建设意义的实际成果。目前,她仍坚持着在贵州、陕西的实践,也不断践行着深度实践的想法。
广度实践:想要阅读每一寸土地上的中国
尽管一直走在路上,张晔却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实践成果。“还是做的太少了。”她说,“中国这么大,每一寸土地上都有值得我们探寻的话题和角度,仅仅通过几次实践,是无法真正了解国情的。”
于是,为了尽可能多的了解国情,张晔不放弃每一个探索的机会,从支队形式的实践走向更为广泛的实践。2011年在上海和全国高校媒体主编联动采访的过程中,除了寻访弄堂、访谈创业大学生等“规定”动作外,她还把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们作为采访对象。比如她曾和来自四川的同屋同学讨论了整整一晚的震后重建,了解了很多媒体中无法获知的细节。2012年初,她参加了一次“特殊”的实践——赴巴基斯坦访问团。这个由新闻学院老师带队的访问团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支队,但确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同学们的接触和采访上至巴基斯坦总理、外交官,下至普通民众、大学师生,这是她第一次走出国门看中国。“在那次实践中,我们采访的话题从经济、教育、文化到外交、国际关系无所不包,深入了解了一个巴基斯坦人眼中的中国,真是既开眼界又长见识。”张晔说。
除了自己参与实践,张晔也喜欢从其他实践支队中汲取养分。大三时她成为新闻学院实践顾问团中的一员,经常需要给师弟师妹提供建议,帮他们修改实践报告、特稿等。“我很喜欢能见证新一批实践支队的成长,感觉像是自己重回实践一样。”在担任答辩评委时,她看到台上同学们展示的各种经历和感悟,觉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高度实践:心系人民是新闻人永恒的追求
3年来,当大一曾一起实践的同学越走越少,张晔也时常被别人惊讶地问及“你怎么还在实践”时,她总会不自觉地想起新闻学院已故老院长范敬宜说过的两句话——一句是“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一句是“不要总把目光放在天安门广场那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要把目光放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作为一名新闻学院的学生,张晔始终以新闻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她说,心系人民是新闻人永恒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正好与实践“求真、求善、求实”的价值和精神高度契合。“等我走上工作岗位,我依然会把在清华实践的精神延续下去。做人民的记者,贴近大地,心系民生。”张晔说。
(清华新闻网10月9日电)
供稿:校团委实践部 编辑:冰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