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里的生师互动 学生篇
——《新清华》生师互动调查汇编(二)
访谈对象
受访学生涵盖土水学院、信息学院、建筑学院、经管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等不同学科类别、不同年级的学生。
你是否曾在课上提问?
土水学院大二学生:数学、物理等大课堂上没有提问过,像英语课等小课堂提问还是比较频繁的。大课堂上人数多、讲课速度快,与其提问不如自己课后思考。
美术学院大三学生:我会就自己感兴趣或是不明白的问题提问,有时不提问是因为老师讲的东西我不感兴趣,或者自己对这位老师有一种“他很无聊”的偏见。
你是否和正教授聊过天?
经管学院大一学生:借助新生导引项目,我向教授请教过如何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和有效进行专业学习。
土水学院大二学生:暑期实践时候我们找到一位在当地有合作项目的老师,他热心提供了建议和相关资源。
建筑学院大一学生:没聊过,因为分不清谁是正教授……
你是否满意生师互动现状?
新清华:有哪些你认为较好的生师互动形式?
建筑学院大二学生:专业课上的座谈、讨论、面批作业、报告点评等形式都很不错,有时候甚至有“华山论剑”的感觉。但课堂提问反而不如英语课上的问题更有意思。
经管学院大一学生:印象最深的是经济学实验课,同学参与度高,有助于对经济问题产生感性而直接的体验。
美术学院大三学生:互动效果与互动内容有很大关系,学生对内容感兴趣的话,什么形式的互动都是有效的。个人感觉老师点名让某一学生来回答的效果不是特别好,被点名者如果没有想要互动的欲望,会产生紧张、不安、逃避甚至反感的心理,迫于压力也会说上几句以示互动,但互动效果就打折扣了。
新清华:你希望得到怎样的指导?
建筑学院大二学生:希望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要太刻意,一旦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潜移默化中我们也能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我们不一定需要与“大牛”面对面,有时候,听那些曾经平凡、历经磨练而有所成就的老师讲讲他们对工作生活的感受,可能更有共鸣。
自动化系大二学生:希望老师能对我们的个人规划进行指导。我们最渴望得到的,不是那些在网上就能查到的常见信息,而是结合自身经验、富于权威性的判断和指导。
经管学院大一学生:与课程指导相比,我更希望得到关于如何寻找人生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涯方面的建议,可以通过邮件、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
新清华:生师互动效果不如预期的原因是什么?
土水学院大二学生:我觉得主要问题在学生方面,我们往往不知道跟老师聊些什么,或者说功课没有做到家,所以很难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只要找到老师,老师们都还是很乐意跟你谈一谈的。
美术学院大三学生:客观上,清华的“顶级”老师都特别忙,没有太多时间和学生做课堂以外的互动,年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又比较大,有时会无意识地影响与学生互动时的情绪状态;主观上,有些老师喜欢说教,交流前先入为主地认为学生完全不懂这个问题,需要具体、细致地教导,这样交流的结果往往是老师说一大段话,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学生在下面连连点头好像被醍醐灌顶一样,但其实未必真的满意,他真正希望得到解答的那个问题反而被忽略了。我想师生们都应该理解有效互动不能充分展开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在此基础上双方都应尽量做些努力。
经管学院大一学生:希望可以通过参与老师的一些研究工作(哪怕做一些并不特别专业的事情)来加强生师互动,同时也让我们对专业知识有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
新清华:你理想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一学生: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剑桥那样的导师制也不一定适合我们。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制度来维系,而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创建的。
美术学院大三学生:平等、开放、真诚。平等如:“我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只是来和年轻人探讨问题的,有时他们也可以给我一些启发。”开放如:“同学我刚刚说清楚了没有?非常欢迎大家的质疑。”真诚如:“这个问题我真不知道,咱们都回去查查看,下次再一起讨论。”
经管学院大一学生:既相互尊重,又没有很大距离,而且老师不应该只出现在课堂上,希望能与学生有更多接触,像人生导师一样,甚至产生无障碍的“思想碰撞”。
土水学院大一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没有客套和架子,真诚相待,分享喜悦与苦乐。
动化系大二学生:希望能够实现导师制,一位老师争取指导4~5个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及时准确地获得学习和发展中所需的信息。
感谢教务处对本次调查访谈的支持
专题访谈整理/记者 程曦 赵姝婧 王冰冰 高原 学生记者 向小雨 程玺 韩靖北
来源:《新清华》2013-12-06
(清华新闻网12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