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师互动?
——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关注生师互动
记者 程曦 赵姝婧 王冰冰 高原
前不久在我校召开的“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上,公布了一份历时三年、近百所院校参与、近20万名大学生参加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的研究结果——对比中国985院校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得分差异最大的指标就是生师互动。文化的差异固然不能忽视,但对于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清华而言,是否也需要反思与之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正在召开的学校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把“激发学术志趣”作为改革的着眼点和切入点,而良好的生师互动,无疑是激发学生学术志趣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报在部分师生中开展了一次关于生师互动的调查访谈。这不是一次大规模、具有统计科学意义的调查,而是重在倾听师生真实、直感的声音——我们的教师对生师互动的重要性和教师在生师互动中扮演的角色到底有怎样的理解?他们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创造生师互动的良好氛围?我们的学生对生师互动有怎样的期待?教师是否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受访教师普遍非常重视生师互动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的作用,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以期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课堂之外他们也非常乐于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引导学生的人生航向。
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多大规模的课堂,教师们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营造良好的生师互动氛围。
教学全程围绕生师互动进行设计
我们需要怎样的生师互动方式?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首席教授姚期智表示,欧洲传统的导师制和美国常春藤高校的学院制度固然有助于建立亲密的生师关系,但前者由于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和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已很难重现,后者则需要很多资源、很大动作。就课堂知识传授而言,我们的教师可以借助因地制宜的具体设计,充分调动教学热情和教学技巧,通过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程设计方面,机械工程系主任雒建斌院士,化学系主任张希院士,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级教学名师李俊峰,精仪系副主任王雪,人文学院副院长彭刚,土水学院教授聂建国,电子系教授、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陈巍等都认为,应该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科前沿,设计引入富有挑战性、趣味性、开放性并且循序渐进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参与互动。张希表示,除此之外,课堂上也常常出现随机的、授课内容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情况,此时应该鼓励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及时交流,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新收获。
受访教师普遍认为,课堂上的启发式教学和提问只是基础,教师在课下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包括每周答疑、网络学堂在线交流、参加学生活动等多种形式。无论院系还是教师个人,都在加强课外交流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例如精仪系将从2014年开始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平均每周每名本科生有一小时与导师见面讨论的机会;作为“清华学堂化学班”首席教授,张希坚持利用每周三晚学堂班活动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希望以此熏陶更多学生喜爱化学并走上创造化学之路;李俊峰每周都会为学生安排答疑时间,答疑交流内容不仅与课程相关,还包括科研方向、人生规划的指导。
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创造性
教师在生师互动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不少受访教师谈到,鉴于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往往较缺乏主动交流的意识和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扮演“导演”、“策划者”的角色。但是随着互动的展开,应该逐渐让学生扮演主角,教师转而成为“主持人”、“点评人”、“引路人”,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独立进行创新思考。
北京市教学名师、外文系党总支书记张文霞和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曹炳阳特别强调倾听学生需求、在生师互动的同时鼓励“生生互动”的重要性。张文霞介绍了自己在“快乐英语写作”课程全程收集学生选课需求和反馈意见的经验。这门课不仅注重生师交流,在考核环节中也通过不设考试、而是要求学生不断修改作品最终给出成绩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断努力争取进步所获得的成就感。曹炳阳表示,教学讨论课中学生自选题目、自愿组合的效果比教师安排学生主讲再点评的效果更好,甚至带给任课教师创新的灵感。
期待更长远的关注
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受访教师都愿意采取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的学术志趣、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姚期智强调,课下的生师互动需要承担更重的责任,从根本上引导学生不流于俗、抗拒陋习,这一点需要从长计议。言教不如身教,所有教师都身为表率,让学生看到正直、有道德的人有很好的回报,这样在学生中会形成效仿效应。
探讨生师互动面临的困难
生师互动的有效开展面临哪些困难?在制度设计层面,受访教师们希望通过教师评价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励教学投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令人感动的是,虽然不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科研、生活等方面有不小的压力,但他们一致表示,教书育人始终是第一位的工作,愿意在倾力奉献的同时不断钻研教学方法,促进生师互动。
总结受访教师的回答,影响生师互动的一些现实问题包括:部分学生已经养成“默默学习”的习惯,或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不容易被激发;教师自身需要首先保证清晰的课程讲授,研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促进良好的生师互动打下基础。受访教师建议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根据不同课型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研讨,邀请任课教师、教学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参与,针对诸如生师互动不足这样的困惑进行交流,探索具体而符合实际的改革方案。
受访学生:“激发态”尚待加强
这次调查访问的学生群体主要是本科生,涵盖土水学院、信息学院、建筑学院、经管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等不同学科类别、不同年级的学生。从受访学生的回答来看,对于生师互动的现状,不满意的学生虽然只占极少数,但表示“满意”和“感觉一般”的学生人数相当。他们在课堂上提问和参与互动的程度受到课堂规模和授课内容的一定影响,大部分学生的提问集中在英语、“生涯发展规划”等课堂人数少或是有充分互动时间的课堂上。超过一半的受访学生没有与本院(系)正教授当面交流的经历,其他同学在新生入学导引、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和求职阶段接触过较有资历的教授,并且得到他们的有益帮助。
在回忆自己认为互动效果较好的课程或教学形式时,受访学生列举了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答疑、互动性实验、答辩竞赛、面批作业、学生报告点评等多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课程多为小班专业课、英语课或选修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被提及的比例偏低。还有学生谈到,课堂上强制性的点名提问效果并不太好。
受访学生普遍理解,由于课堂规模、精力有限等原因,教师难以做到真正深入地与学生交流。部分学生的确有自己钻研或与同学讨论解决问题的习惯,不知如何与教师交流、交流些什么。但是对理想的生师关系,很多受访学生都做了充满感情的表述。他们渴望得到体验过困惑迷茫、真正理解自己的老师的帮助,希望能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哪怕只是做最简单的工作来向名师学习讨教,期待能与“人生导师”“分享喜悦与苦乐”、“自由而充实”地交流,憧憬师生间的“思想碰撞”和潜移默化的濡染。
来源:《新清华》201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