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一流博士生教育大家谈 - 正文

一流博士生指导水平是一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基石

电机系 于歆杰


于歆杰老师和研究生探讨问题。

邱勇校长12月5日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一流博士生教育体现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从学校视角全面阐述了博士生教育水平体现大学人才培养高度、代表国家人才培养水平的观点,深入讨论了在培养具有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且有志于追求学术的博士生过程中,全方位博士生教育体系的作用。本文从导师视角,探讨师生深度交流对博士生教育的作用。

博士生教育的特点决定必然采用师徒制的培养模式

博士生的主要教育和培养环节是科学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论文工作。这一特点势必导致导师和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几的育人环境。因此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势必采用师徒制。虽然博士生中也有自学成才而青出于蓝的案例,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师傅是否足够好?师傅是否足够用心教?师傅对徒弟的要求是否足够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徒弟们的水平。

导师的指导遍布于博士生培养全过程

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在狭义范围内,可以理解为其博士论文的学术水平。对于大多数从本科直读的博士生而言,结束学位课程学习后,面临的是比较陌生的研究环境,其开展研究工作存在困难。在什么方向上开展科研工作?如何快速全面地获取该方向上的权威论文、开展深入研读、公正评价其贡献并找到可能的改进之处?怎样设计、实现试验以验证改进思路并合理解读试验结果?在尝试受挫后如何寻找新的可行的创新途径?如何用研究论文合理展现研究突破?伴随着博士生的成长,这些影响博士论文学术水平的关键问题,都需要导师给予悉心指导,通过面谈或组会讨论的方式来解决。在这个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博士生的批判性和独创性思维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导师的身教对于博士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除了接受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具体技术指导外,即将独立从事学术工作的博士生会从导师身上学会更重要的对待学术的态度。导师如何考虑科研布局?选择何种问题开展研究?如何分配不同学生和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如何看待申请项目过程中的失败?如何看待胸有成竹的稿件被拒?导师在从事这些学术活动过程中体现出的学术志趣,能向博士生展示真实的学术态度,唤起学生的学术热情,培养学生的学术精神。

导师的培养宜由细到粗

刚刚入学的博士生,基本可以等同于基础素质较好的本科生,因此如何确定研究方向,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就成为培养的重点,这里势必有大量细致的内容和技巧需要通过师生面对面地沟通和传承。取得一定科研成绩后的博士生,自然会面临诸多非直接技术问题,导师只需在关键时刻介入和讨论即可,这有助于保持博士生独立的学术品味,保护其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

导师对博士生培养的投入直接决定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除个别天才学生外,博士生的学术志趣需要被导师激发并保持,学术能力需要由导师来训练并提升,学术贡献在导师的指导与协作下完成,因此优秀导师全情投入所形成的一流指导,是确保一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基石。

正如邱勇校长所言,通过全方位的博士生教育体系遴选出的优秀导师与有潜质的博士生密切交流,势必能培养出大批一流博士,彰显一流大学人才培养高度。

清华新闻网12月7日电

编辑:华山

2017年12月07日 13:22:2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