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艾四林: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来源:湖北日报 12-23 程曼诗

访谈嘉宾 艾四林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

在新征程中推进共同富裕,要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构建合理的分配制度体系,就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防止两极分化,促使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从而不断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

过去,我们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今天我们同样讲贫穷的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更不是劫富济贫,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只能在不断做大“蛋糕”过程中实现。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是一场持久战,既“急不得”也“等不得”。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也包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要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特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何本质区别?

艾四林: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大步。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超过4亿人,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行列。站在新的起点上,老百姓从盼小康进而盼富裕,更期望共同富裕。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而且强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不难看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重要地位。

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和路线图越来越清晰。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改革开放初期,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种差异化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这种差异化发展,也带来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这些突出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会挫伤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也会影响党的形象和群众基础。因此,新时代新征程,共同富裕无疑是一面凝心聚力的旗帜,14亿中国人民聚集在这面旗帜下,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过上富足、美好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物质财富快速增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劳动人民贫困化和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程度却不断加深,马克思指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在西方,一部分人富裕,少数人富裕,两极分化严重,这种情况并没有随着西方现代化进程而消除,反而有扩大之势。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只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化结对帮扶,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成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在新征程中推进共同富裕,要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记者:在完善收入分配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构建这样的制度体系,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有何重要意义?

艾四林: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但也要看到,还存在财富分配不公现象。如何增强财富分配公平性,缩小财富分配差距,以防止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仍是一个重大课题。因此,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持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无疑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实现。因此,我们要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做好共同富裕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做好制度安排。这其中,就要构建合理的分配制度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努力消除不合理就业限制和歧视等,创造公平就业的机会,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让更多工薪阶层获益,共享二次分配的改革红利。在第三次分配方面,要通过制度、法律等各方面配套支持,鼓励高收入人群以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

构建合理的分配制度体系,就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防止两极分化,促使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从而不断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记者:在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谈到,“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劫富济贫”,如何理解?

艾四林:有人将共同富裕视为平均主义、“劫富济贫”,有人甚至担心自己合法收入、合法财产的安全。这些看法完全是误读,这种担心也完全没有必要。

过去,我们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今天我们同样讲贫穷的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区之间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不同,这就意味着,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同时,由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在一定时期还会存在,即便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富裕的程度仍会有差异。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不搞牺牲效率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避免陷入“福利陷阱”。因而,绝对平均主义的说法是错误的、片面的。

共同富裕更不是劫富济贫,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只能在不断做大“蛋糕”过程中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没有发展,没有高质量发展,不做大蛋糕,就没有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也就很难分好蛋糕,也实现不了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的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聚精会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把“蛋糕”做大。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记者:在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谈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急不得也等不得”。为什么说共同富裕“急不得”也“等不得”?

艾四林: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是一场持久战,因此“急不得”,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实现14亿人的共同富裕,前所未有。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同步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定是一场持久战,要保持耐心,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实现共同富裕“急不得”,对国家来说,就是一场持久战,要有定力,从顶层做出长远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对个人也是如此,不能指望一口吃个胖子,一夜暴富,要有耐力。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现实过程,必定是一次次战役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等不得”,对国家而言,是一场场战术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确定,有了具体的时间表,就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积小胜为大胜。因此,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分阶段不断向前推进,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共同富裕在不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等不得”,对个人而言,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富裕生活靠奋斗,实现共同富裕,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等靠要”是等不来富裕,等不来幸福,等不来尊严,需要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来实现,依靠人人奋斗、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最终实现人人享有。

编辑:李华山

2022年12月26日 07:14:2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