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画笔追寻真理的力量——清华美院教师作品亮相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展

2018.07.30

    素材提供

    美术学院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方之澜

     

    图片设计
    宋晨
     
    编审
    卢小兵   程曦
    张歌明   张莉
     
    栏目统筹
    程曦
     
    编辑
    程曦

正红主题色的展厅里观众安静地走走停停,一幅三米半长、两米半宽的画作总能吸引三两人群驻足关注。画面上,长桌横放,周围的人或坐或立,或在挥舞着手臂,或似乎在愤慨地互相交谈,只有站在最前方的那个人,目光如炬、一言不发地笔直挺立着——他是马克思。

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现场,而这幅作品,就是清华美院王铁牛教授作品《在国际工人协会海牙代表大会上发言》。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马克思对世界和对中国的重要影响和深刻意义,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了这场主题展览。其中,中国美协组织创作了24张巨幅马克思主题的美术作品,王铁牛的画作就是这些新创作的美术作品之一。除王铁牛外,清华美院的其他三位教授——冯远、郑艺、宋克也都为这次纪念展贡献了自己的画作。

将巴枯宁主义者赶出去

从领回创作任务,到画作最后完成,王铁牛教授一共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他曾反复思索应当选择什么场景来作为描绘纪念马克思的主题,最终他把目光投向了1872年这次国际工人协会海牙代表大会。

国际工人协会是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是实际领导人。而1872年的海牙代表大会,可谓第一国际发展的顶点。这次会议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最终挫败了巴枯宁分子的分裂阴谋,把巴枯宁等开除出国际工人协会。正是由于粉碎了巴枯宁主义,才清除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道路上的严重障碍,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统治地位奠定了基础。

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素来不乏纪念,前苏联就曾经有一幅同样主题的画作,描绘马克思在海牙代表大会上怒斥巴枯宁主义者的场景。画面上,马克思攥着拳头怒面相向会议上的几位巴枯宁分子,气氛剑拔弩张。在同一题材下进行创新是不容易的。王铁牛教授别具匠心,放弃把争论现场作为表现主题,反而选择了巴枯宁主义者被清除出场后那一瞬间为刻画对象——看似是尘埃落定的一刻,但不论是争论时紧张激烈的氛围,还是取得胜利时的喜悦和骄傲,都还隐约保留在画中。

《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海牙代表大会上》 王铁牛

为了刻画好这些微妙的情绪,并组织好画面构图,王铁牛教授花了大量的心思。人物各异的神态与动作是一方面——马克思手拿讲稿,神情坚毅;恩格斯单手撑着桌面,仿佛在专注地聆听马克思的发言;而剩下的20人,在鼓掌,在交谈,或是仅仅在注视着画面外离场的巴枯宁主义者。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尽相同,但都真实生动,让人觉得仿佛置身现场。另一方面,王铁牛在对“物”的刻画上也毫不含糊。桌上、椅子上,以及靠近观众的地面上,都散布着凌乱的文件和纸张,无人的椅背上还挂着一条围巾,这是反对派刚刚被强行清除退场时留下的匆忙痕迹。

光影感和纵深感是画这幅画时王铁牛遇到的一大挑战。为了画好椅子的光影细节,王铁牛根据19世纪的图片资料,去了好几家家具城一一比对,最后干脆花8000元钱买回来两把,放在家中反复摆位,测试光影变化。为了画好人物的服装和动作,他翻阅了大量当时的画册,还去专门的机构借回来几套当年款式的服装,让自己的学生穿上,摆好不同的姿势作为模特。对于人物的发型、房间的灯饰、桌上的文具,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羽毛笔墨水瓶,他都同等尽心,力求还原近150年前的历史细节。王铁牛表示:“为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作画,是一种荣幸和责任,我就是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作品画得更精一些。”

遥望东方的挺立身影

这次展览中有一幅特殊的作品——郑艺教授的遗作《马克思遥望东方》。

《马克思遥望东方》是郑艺生前最后一幅历史性题材油画创作。创作前期,郑艺横向挖掘、纵向延伸关于马克思流亡时期的各种资料,把相关的历史事件与时代缩影都逐一进行分析,构思了数张马克思工作的场景,包括室内、室外、坐姿、站姿等诸多图景,对构图的空间、色彩、光线等都一一进行了精妙的设计。最后,郑艺拖着病体画出了两张彩色小稿。其中一张就是最后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南四展厅的《马克思遥望东方》最后创作的作品构思。

《马克思遥望东方》 郑艺 

蔚蓝的天空下,马克思昂首挺胸地站在有罗马柱的阳台上,目光深邃,专注于驶进港口的邮轮,手中的纸张代替了初稿的书籍,更加突出了人物“遥望东方”的具体情节。根据考证,当时流亡伦敦的马克思只能通过《纽约每日论坛报》来获取世界各个国家的革命信息,以及有关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情况,同时他也为报纸撰写了大量的革命文章以及传扬无产阶级的进步思想。马克思每日清晨在此等待《纽约每日论坛报》的情景成为一个历史的永恒。这是郑艺从繁杂的历史事件中剥离出来的美的瞬间。鲜活的气息,朴素的描写,真实的叙述,丝毫不掩人物的哲学高度以及革命精神。

细节的描写是作品的灵魂与生命之花。画面的人物造型以及背景设定都尊重了历史面貌。当年30多岁的马克思正值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之时,高大俊挺的身材,立体端正的五官,浓密的黑发与胡须,白色衬衣上的黑色丝绸领结,以及得体的西服质地,生动描绘出一位具有敏锐、深邃、高度思想的哲学家的形象。湛蓝色的泰晤士河上的船只繁忙进出港口,七孔大理石桥面的图案还留有痕迹,对岸楼房的红蓝房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以及隐藏在罗马柱后的大钟表指针的摆动都在诉说着历史岁月中的经典故事……

在画马克思的过程中学习马克思

除了王铁牛教授与郑艺教授的画作外,清华美院冯远教授的作品《在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大会上》和宋克教授的作品《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也出现在了展览上。冯远教授的画以仰视的视角描绘了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上激情宣读成立宣言和纲领的场景。他被包围在满屋斗志昂扬的与会者之中,人们在鼓掌、喝彩,高高抛起的礼帽愈发衬出马克思伟岸的身影。宋克教授则刻画了一个更为安宁祥和的场景——马克思拿着报纸,注视前方,仿佛在沉思;恩格斯手握羽毛笔,望向窗外,眼神深邃,仿佛正在构思自己的文章。画面左边,马克思的夫人燕妮正在为两位革命斗士添茶,以显示她在这场时代巨变中的双重角色——不仅是一个家庭主妇,更是一位革命战友。

《在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大会上》 冯远

《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 宋克

所有这些作品,都是画家们用艺术的方式述说历史的成果,是历史感与艺术感的结合。“没有信仰,则没有美可言。”用画笔去践行生命的意义、追寻真理的价值,正是这次纪念展背后画家们凝聚的理想所在。“非常光荣能够接受上级派给我们这样的任务,另外从专业的角度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在画马克思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了马克思。”王铁牛教授如是说。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9499威尼斯官网-主頁欢迎您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