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高校,育人与科研是最重要的两项任务。清华人一直以来致力于探索科学前沿,参与到祖国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建设之中。严谨治学、尊重科学事实、不懈追求真理,是清华人一贯坚持的科研信条。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的赵元任先生致力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创立与开拓,他亲自考察和研究过的汉语方言近60种,在这条研究路线上,他积累了丰富的民族语言和方言的系统性资料和素材,出版了系列语言调查报告,成为早期中国语言学资源库中的一笔宏大的“无价资产”。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地理系主任袁复礼和闻一多、许骏斋等11位教授组成“辅导团”,带领200多位学生一路从长沙步行前往昆明。在艰苦的路程中,袁复礼教授依然没有忘记研究,把这次步行长征变成了一次地质考察。他手持地质锤,腰系罗盘,不时敲打岩石,有时还在小本上记录和画图。到达昆明后,这些资料都成了他科研的大好素材。
在西南联大期间,师生的生活都非常窘迫,但研究气氛却极为浓厚。闻一多教授靠镌刻图章贴补生活,但整理《易经》、《楚辞》、《诗经》常常深夜不眠,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朱自清教授的旧夹袍纽扣都掉了,只能自己缀上些碎布条系着,但“一日之中,除了三餐饭和午后的小睡以外,很少见他离开座位,晚上还要到十二点以后才就寝”。此外,如浦江清、王了一、陈梦家、何善周等教授也都经常研究到深夜,成为习惯。
新中国成立之后,清华人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祖国建设。仅以新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为例,不仅是人们熟知的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钱三强、周光召、朱光亚等科学家,还有很多清华人为之浸透了心血。
航天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1958年受命带领一批缺乏技术基础的年轻人研制运载火箭。他经常碰到自己都没有接触过的新东西,常常是头一天晚上啃书本钻研,第二天就给大家上课传授。他们用电动计算机和手摇计算器,有时甚至干脆就用算盘,为了一条弹道,几个人一算就是两个多月,稿纸堆起来比桌子还高。直到1996年,70多岁高龄的王希季教授仍然主持了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的型号技术方案制定工作。
数学家、力学家郭永怀,经常亲临西北核实验基地进行实验,为了节省时间,他总是选择夜航,而这时国内航线的客机安全性保证不高。1968年10月他赴西北核试验基地进行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实验工作,12月5日在返京汇报飞机降落时失事,人们找到了他的遗体,发现他和警卫员两人紧紧搂着公文包,机密材料完好无损。
此外,密云水库、万吨水压机、葛洲坝、小浪底、二滩……几乎所有新中国重大工程建设与科研项目的背后,都有清华人的付出奉献和求真务实。今天的清华人一样在传承这种精神,在科学的世界执着追求,这正是蒋南翔校长所提倡“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自1月18日至2月21日,清华映像栏目进入假期运行,每周更新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