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在秦朝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受“焚书坑儒”影响,距今2300多年,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是司马迁都没有看过的典籍”。
李学勤:秦文化具有东方色彩
来源:大众日报 2014-1-17
李学勤,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均有重要建树。
1月7日,“清华简”第四辑整理报告成果发布。报告共收入3篇“清华简”文献,包括《筮法》、《别卦》和《算表》。《算表》被众多数学史专家认为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实用算具,填补了先秦数学文献的空白。
同样的惊叹在2008年7月就曾发生,当时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刚刚入藏一批总数约2500支的战国竹简。这批“清华简”在秦朝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受“焚书坑儒”影响,距今已有2300多年,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用李学勤的话说,“这是司马迁都没有看过的典籍,读起来实在太激动!”
1月8日,腊月初八,深冬的北京,寒风刺骨。在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荷清苑小区李学勤家一间普通起居室里,整面墙被布置成书柜,考古、甲骨文、青铜器等学术专著陈列其中,洁净无尘。
在记者脱去羽绒服、落座后,这位清癯、矍铄的老人疾步到阳台,把三指宽的窗户缝合上。随后,老人顺着“清华简”里的山东元素,打开话匣子,不蔓不枝,一越千年。竹简背后的故事亦如大珠小珠般洒落玉盘,满屋温暖如春。
周文王临终前有嘱咐
记者(以下简称记):“清华简”的《保训》篇是如何被发现并整理出来的?您起初是如何释读的?
李学勤(以下简称李):2008年8月19日,我们在清洗竹简时,惊奇地发现一支竹简上写有“惟王五十年”字样。先秦时期在位五十多年的国君并不多,只有周穆王、楚惠王等人。这支内容古朴的竹简立即引起我的猜想:《史记》上讲周穆王五十五年,但竹简上说的人在位五十年时有病要去世了,那就排除他。
而周文王在位时并未灭商,还是作为商的“西伯”,因此我一开始没敢往周文王方面想。后来发现这位在位五十年的王,很有可能就是《尚书》中所说“享国五十年”的周文王。
这类竹简的长度在28.5厘米左右,与平均长46厘米的竹简相差较大,字体书写也比较特殊,颇有美术字的风格。经过努力,我们找全了11支简,这篇被称为《保训》的竹简也得以最先被整理出来。其中第2支的上部虽然残断,但这位王在说话中提到了“发”这个人,“发”是周武王的名字,能这样直接称周武王名字的人,自然非周文王莫属。“清华简”中竟然有周文王的遗嘱,这是我们从来不敢想象的事情。
记:周文王的遗嘱说了什么?
李:周文王讲到自己病重垂危,不能痊愈,认为自己活不下去了,把太子发(周武王)叫来说:有些教训得给你讲讲,不然可能会失传。《保训》中的“保”其实是宝贝的“宝”,训就是教训。宝训不是文王自己的创造,而是从前世流传下来的。
周文王对太子发讲了两件上古的史事传说,用这两件史事说明他要求太子遵行的一个思想观念——“中”,也就是后来说的中道。“中”的观念是《保训》全篇的中心。
记:看来这两个故事涉及上古君王所认同的核心价值,不然也不会在临终前嘱咐给自己的孩子。还请您解读一下这两个故事。
李:《保训》中有两个故事。第一件是关于舜的,文王说:“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强调舜出身民间,能够自我省察,不违反百姓的种种愿求。他在朝廷内外施政,总是设身处地,从正反两面考虑,将事情做好,从而达到中正之道。
第二件是关于微的。微就是上甲,是商汤的六世祖。文王说:“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这里讲的是微为其父王亥复仇的故事。
王亥与微都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在甲骨文发现后,王国维等学者从《周易》、《山海经》、《纪年》等文献中厘清这段久已湮没的史迹:商人的首领王亥曾率牛车到有易(今河北西部)进行贸易,有易之君绵臣设下阴谋,将王亥杀害,夺取了牛车。后来王亥之子上甲与河伯联合,战胜有易,诛杀了绵臣。周文王所说微“假中于河”,即凭靠河伯能秉持中道,公正行事,最终使有易服罪。按照《保训》记载,微由此把“中”传贻子孙,至于成汤,于是汤得天下。和上面讲的舜一样,“中”的观念起了重要作用,这是《保训》篇反复强调的。
《保训》中道与儒家传统吻合
记:《保训》的核心讲的是中道,顺藤摸瓜,这里讲的“中”与孔子所讲的中道有什么渊源?
李:对于《保训》提到“中”的解读,学界有很多争论。我最初意识到“中”指的是思想观念,这与儒家传统吻合,对研究儒家思想的渊源和传流,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最新的观点认为,《保训》中所讲“乃归中于河”的“归”应解读为“师”,是说微从河伯那里传习了中道。这样我们便可以确定,《保训》所说文王流传的“宝训”确是中道,与《论语》、《中庸》等儒家文献有一定联系,也正是后世儒学道统说的滥觞。
记:难怪孔子曾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在继承上古三代文化的基础是否又有新发展?您是怎么理解“中”的?
李:孔子重视中道,其孙子思所作《中庸》就引述了孔子有关的话,然后作了专门的发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中”提高到哲理的高度上来阐述,同时与“和”的观念沟通结合,有很大的发展。
孔子说:“执其两端用其中。”这个“中”不是一眼看透,也不是数理意义上的中间,“中”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合乎正道,是中庸、中和、中正之道。
秦始皇祖籍是山东
记:如果秦始皇嬴政要填写一份履历表,他可能会用小篆在“籍贯”一栏,工工整整地写上“山东”二字,您觉得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在八百里秦川繁衍、经营数百年的秦国跟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怎么会有关联呢?
李:秦始皇祖籍山东,是立得住的。但秦人兴起在西方,长期以来的主流意见也主张秦人出自西方。《史记•秦本纪》及《赵世家》中,对秦的先世也讲得很清楚,在商朝晚期有戎胥轩,娶郦山之女,生中谲,“在西戎,保西垂”。看来秦人当时已在西方,并且与戎人有密切关系。蒙文通先生便据此认为“秦为戎族”。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比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主张“秦之先世本在东方,为殷诸侯,及中谲始西迁”。近年来“东方说”的代表是林剑鸣先生,他认为中谲只是“曾率一部分秦人替殷商奴隶主保卫西方的边垂”,不能说明秦人是戎族。
中谲的儿子是飞(也作蜚)廉,飞廉的儿子是恶来,父子三代都是商朝末年的著名人物。《秦本纪》说:“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他们助纣为虐,史有明文,但他们给秦人带来怎样的命运,却没有文献记载。
记:秦人到底是出自西方还是东方,飞廉父子的命运如何,“清华简”能否给出确切答案?
李:“清华简”《系年》篇第三章,具体回答了这方面的疑问。周武王死后发生三监之乱,纣的儿子武庚早有复国野心,便利用武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对周公执政的不满和猜忌,不仅联合管、蔡、霍,还和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串通,叛乱反周。
周公就在周成王的命令下进行东征,最重要的是把奄国给消灭了,也就是“践奄”。还将奄国的国君迁到薄姑,就是现在的青州;传说还有一部分奄国遗民迁至江苏武进,现在武进太湖边上还有一个古城叫奄城。
由《系年》可知,商朝覆灭之后,飞廉由商都向东逃奔到商奄,也就是今天曲阜一带。奄国等嬴姓国族反周,飞廉肯定起了促动作用。乱事失败以后,飞廉被杀死,周朝西迁“商奄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在《系年》发现以前,没有人知道商奄之民被周朝强迫西迁,而这些商奄之民正是秦的先人,这是令人惊异的事。
记:三监之乱后,周公长子伯禽被封到飞廉作乱的地方,建立鲁国。为什么还要把其中一部分人西迁呢?
李:秦国先人“商奄之民”西迁,用后世的话说是谪戍,其实是为了惩罚他们。之所以把他们遣送到西方,无疑也和飞廉一家的经历有关,因为飞廉的父亲中谲曾经给商朝“在西戎,保西垂”,并且与戎人有一定的姻亲关系。周朝命令他们远赴西方御戎,不是偶然的决定。
秦文化有东方色彩
记:秦人西迁是否带走了一些山东的风俗习惯?对以后秦人的性格有什么影响?
李:这种迁移肯定有山东色彩,很明显的一点体现在祭祀上,商周时期特别重视对祖先的崇拜。嬴姓始祖少昊以鸟为图腾,建立了分工明确、具有国家雏型的“少昊之国”。少昊后裔伯益辅佐大禹治水,为帝舜调驯鸟兽有功,获赐封地“嬴”,在现在山东莱芜一带。
所以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他迫不及待地宣布自己是“主少昊之神”、“祠白帝”。又过了16年,秦文公又在陈仓县立祠,祭雉鸟神。他们的行为无疑带有认祖归宗的色彩,而秦文公立祠祭雉鸟神的举动,则跟少昊氏族的凤鸟崇拜传统一脉相承。这种祭祀肯定是从山东带过去的,而且一定还有其他方面,只是秦早期的考古才刚刚开始,很多问题的解释不会那么准确。
在性格方面,远在先秦时,人们就说秦人头枕兵器,身穿盔甲,好与人拼命。但秦人并非“一言不合则拔刀相向”的鲁莽勇者。秦人西迁后受到产生于秦地的周礼影响,当时周礼保留了大量古代氏族内部相亲相爱的伦理规范,这些规范很多成了儒学的核心。
记:您觉得揭开秦人源于东方之谜,除了在学术上定纷止争外,在当下有着怎样的意义?
李:秦朝存在的时间虽然短促,对后世的影响却相当深远。特别是秦人的文化,有其独具的特点,伴随着秦人的扩张发展,广播于全国各地。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不能不追溯到秦人。
在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秦统一全国是由于秦的霸政造成的,秦文化在当时并不是最先进、最发达的文化,而是比较落后、比较保守的、封闭的、通过武力来征服的文化。“清华简”填补了历史空白,证明商奄之民作为秦人的核心,迁到西方,秦文化里一定包括着殷商文化,具有一定的东方色彩。
整个秦文化的发展过程应该说是一个文化大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这是一个互相融合包容又有多元化特点的文化传统。所以秦统一全国不是偶然的,特别是从文化组成来看,它不仅仅是武力的战胜,而是继续了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延续和进步的一个过程。
另外一条齐长城
记:春秋三百年左右的纷争组合,进入战国,这种纷争演变为大争,弱小就要灭亡,落后就要挨打。“清华简”对那段时期的战争是否有记载?
李:从“清华简”第二辑《系年》来说,它是一部史书,很可能是楚国人写的,但没有站在楚国人的立场上,眼光很宽阔,没有受到狭隘的限制。春秋晚期到战国前期是百家争鸣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在中国历史上很重要,但很遗憾的是历史上好多问题不清楚,特别是战国早期这部分。
研究这段历史,自司马迁以来,春秋时代主要依据《左传》和《国语》,战国时代依据《战国策》和诸子百家著作。但就是在《左传》和《战国策》之间,材料很少,有很多空白,很多问题说不清楚。
《系年》的战国早期部分,尤其珍贵重要,所记的好多大事,是古书里没有或讲不清的,这之间包括很多很重要的事件,如第21章楚人(楚简王时)与晋师战于长城,第22章楚声王时,韩、赵、魏与越王联合伐齐,越王翳与齐、鲁在鲁国会盟,鲁侯为越王驾车,齐侯参乘。后来晋国魏文侯大败齐师,韩赵魏与齐盟誓,以及第23章楚悼王时晋(魏)师大败楚师等等情节,都是古史大事,而过去是不够了解的。
记:《系年》中有没有关于齐长城的新发现?
李:上个世纪20年代,在洛阳发现一套骉(biāo)羌钟。钟上的铭文记述了周威烈王22年,一名叫骉羌的韩国将领,在一次伐齐的战争中,首先攻入齐国的长城。但齐长城是如何兴建的,和历史的形势有什么的关系,当时大家都不是很清楚。
“清华简”《系年》篇恰好讲了这个事情。齐长城的修建时间可能是在战国初年,其具体时间应该在公元前441年左右,当时齐国正面临着晋、越、鲁等国的军事威胁。“齐人焉始为长城于济,自南山属之北海”,这条齐长城与现存的西起济南长清,沿泰沂山脉绵延而东,终于黄海之滨的长城不同,是另外一条。
记:当时群雄并起,每个邦国为自己的生存征战。那时齐、鲁两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如何?
李:“清华简”有一个特别的思想,吴国与楚国是长期有矛盾的。“清华简”《系年》篇的内容使得我们知道,越国灭吴国之后,仍然沿袭吴国的政策,与晋国结盟。越国与晋国关系好,与齐国、鲁国关系就不好。原来,晋景公时,晋国曾派人出使吴国,教吴人使用战车,学习战阵,唆使吴国叛楚,从此晋、吴之间结成了同盟。我们知道,越王勾践在灭吴后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把都城从会稽北迁到了琅琊。琅琊紧靠齐国的东南边境,晋、越的这种同盟关系以及越国军事、政治中心的北移,自然给齐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越国当时很强盛。春秋五霸有一种说法,越国也在内。但越国到底起什么作用,晋国、越国与齐国、鲁国的关系,是战国早期历史中很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