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在线教育——
那些没有“尘埃落定”的问题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6-20 陈彬
在线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冲击是巨大而深远的,而大学还远远没有清楚意识到这种冲击。那么,大规模网络教育的出现,对于传统教育究竟是一种福音,还是一剂毒药?
“在线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冲击是巨大而深远的,而大学还远远没有清楚意识到这种冲击。”这句话出自于微软前总裁比尔•盖茨。不久前在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举行的大规模在线教育论坛上,它又被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校长陈吉宁引用,来佐证大规模在线教育(MOOC)的影响。
所谓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的缩写。它是由很多愿意分享和协作以便增强知识的学习者所组成的。与传统的在线教育相比,MOOC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课,而是通过网络技术,将课堂教学、学习体验、师生互动等环节完整地在线实现,从而形成一种“在做中学”的模式。
2011年的秋天,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一门被称为“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这也成为了一场MOOC风暴的起点。目前,全球已形成包括Udacity平台、Coursera平台,以及edX平台在内的三大平台,注册人数以百万计,仅Coursera目前注册用户就已超300万,每堂课都有数十万人收看。
毫无疑问,MOOC风暴已经席卷全球。在大规模在线教育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对此也形成共识。然而对于这样一场风暴,有些问题是值得讨论的,正如陈吉宁在论坛发言中所说:“MOOC的发展还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我们不能期盼一切尘埃落定后再采取行动。”
那么,哪些问题还没有“尘埃落定”呢?
影响:学生为何还要听我的课
如果说比尔•盖茨的断言仅仅表达了他对于在线教育巨大影响的肯定,而没有给出具体的预期的话,那么“人工智能导论”的授课者,也是“Udacity”平台创始者、计算机科学家特龙的一番话则要更加“具象”。
“50年后,世界上只会剩下区区10所传统大学在传递高等教育了。”特龙说。
这番话多少有些“耸人听闻”,对传统大学的未来也略显悲观。但事实上,对于目前MOOC的井喷态势,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也不乏悲观者。
“在一些人看来,MOOC的大规模发展会导致很多学校的话语权被顶尖学校所把握,我们的学生就会被顶尖学校‘带跑’,并会导致大量教师的失业。因为学生既然可以在网上看到MIT课程的全部过程,为什么还要听我在清华上电路课呢?”在发言中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机电系教授于歆杰说。
大规模网络教育的出现,对于传统教育究竟是一种福音,还是一剂毒药?
2012年底,美国《时代》杂志曾发表一篇题为《大学已死,大学永存》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预测,网络教育不会彻底“杀死”传统大学,那些顶尖高校将会继续优势发展,并起到了在网上不能轻易复制的功用。而处在中间的大学,尤其是那些收费昂贵的营利性学校,则需要更加努力让自己的收费变得合理。
换句话说,MOOC的出现使学生有可能获得更“廉价”的高等教育。
对此,于歆杰表示,在这方面,中美是有差别的。高等教育成本的增加是美国面临的巨大问题,但我国面对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教育质量。“在我看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面临双重挑战。”于歆杰说,首先是对于如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如何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另外,对于普通的高等院校来说,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则是一个更加严峻的话题。
而在这两方面,MOOC都能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汪琼介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MOOC具有“翻转课堂”的作用,即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更加频繁便捷的课堂交互和测验,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至于对一般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则要更加明显。毕竟如果不通过网络,一般高校的学生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听到清华教师的课程。
“MOOC不会完全取代传统大学,却能提供相比传统大学‘价格便宜量又足’的教育。至于‘价格’与‘分量’间该如何权衡,则要看具体情况了。”于歆杰说。
争议:教师还有什么用
虽然肯定了MOOC的重要作用,但“悲观者”们的一个疑虑并没有解决。那就是当一般院校的学生津津有味地听着清华、北大教授们的网络课程的时候,他们身旁的老师还做些什么呢?换言之,当学生可以轻易从网络获取知识时,教师的作用是否受到了削弱。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算作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渠道,其作用毋庸置疑。而一旦有了更加便利、权威的网络课程,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似乎的确受到了质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教育学院副教授李锋亮说。
在现实中,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比如在论坛发言中,伯克利加州大学在线教育资源中心主任阿曼多•福克斯(Armando Fox)表示,目前已经有一些学校在使用MOOC后,通过解雇教师和教师助理的方式“节约成本”。
对此,李锋亮表示,就如同买到一本《唐诗选集》并不意味着就能学会欣赏唐诗或者学会作诗一样,能够接受网络教育的也并不意味着就能很好掌握所学知识。网络教育需要面对数以万计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千差万别。此时,就需要身边的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辅导。
“网络教育模式下,教师可能不需要像以前那样90分钟不停地讲,但他们要学会与学生进行更密切的接触。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自身角色,从一个‘教育者’变为‘辅导者’,而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角色可能更加重要。”李锋亮说。
当网络一端的教授努力改变自身定位的同时,在网络的另一端,开设网络课堂的教授也面临着他的难题。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开这堂课程?
“我开设网络课堂的原动力是什么?当然,我可以说是‘爱’,但如果想长期持续下去,光凭爱是不够的。那么网络教育除了让我变得很有名之外,我还能得到什么?”在发言中,于歆杰坦言,他目前依然找到答案。
这样的问题其实也困扰着很多人。而在采访中,李锋亮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出了答案。
“从某种角度讲,这个问题更像是一个‘伪问题’。”李锋亮说,教师的动力来源于需求。当需求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会有力量驱使教师满足这种需求。“这种动力可能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利弊权衡,也可能来自于校方根据自己的战略部署确立的相关规定,还可能来自于一些市场上的经济引导。但无论如何,只要需求达到一定程度,这个问题自然会得到解
然而对此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比如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侯定凯。
“如果说到需求的话,近几年国内高等教育对于高质量教学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但目前高校对提升教学质量的动力依然不足,这就说明需求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带来动力。”在侯定凯看来,国内网络教育发展的一个前提问题并没有解决,那就是国内高校对于传统教学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导致网络教学缺乏基础。
“对比国外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教学改革氛围更好、参与教学创新程度较高的大学,其教师网络教学的参与程度也更高。当课堂教学氛围浓厚时,教师的教育创新精神自然也会走在前面。因此,要解决教师参与网络教学的动力问题,我们的功夫其实更应该做在网络之下。”侯定凯说。
困惑:高校拿什么赚钱
需要注入“动力”不仅仅有老师,还有整个在线教育模式。
一提到在线教育,很多人都会将其与“免费”挂钩,毕竟在线收看一些课程不必要支付任何费用。但事实上,在很多网络平台上“免费的午餐”并不多。
在论坛上,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介绍,以edX平台的课程为例,其全部课程只有1/4是公开的。福克斯也表示,在网络平台,某些课程资源应该开放,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内容都是免费的,其中很多服务都需要付费。“我们现在有很多开放教材,这些教材可能免费,但是如果你想学习的话,可能就要付费了。”
“我从不相信美国有真正的公开课和真正免费的课程,但是中国有。因为我们有很多课程是政府投资的,所以能真正做到免费和开放。但是如果政府有一天不投资了,真正意义的开放和免费也就不存在了。”重庆大学副校长李茂国说。
那么,如果有一天,政府不能再给网络教学“输血”,高校又该拿什么盈利呢?
事实上,目前在世界范围内,MOOC的盈利模式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高校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探索,但十分完善的模式并没有出现。“这就如同时下如此火热的微信,却不能带给腾讯一分钱的实际利润一样。”钱颖一说。
对此,侯定凯表示,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在线教育,尤其是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在线课程目前如果想盈利,首先需要从质量角度考虑,努力提升社会对于现代教育的认知度。“在现有情况下,如果一个网络教育的毕业生求职,企业会认同吗?”他说,而当社会对于网络教育的认同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相对完备的盈利模式也许就会出现。
与此同时,侯定凯也表示,盈利其实有直接盈利和间接盈利之分,直接盈利是最简单的贩卖网络课程。间接的做法则是通过提升网络教育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最终提升整个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这要比运用传统方法提升社会认可度便捷得多。
在采访中,李锋亮也对此表示了赞同:“还是以微信的事例作比较,微信业务本身虽然没有给腾讯带来直接利润,但其附属利润——比如品牌认知度、用户的信任度、依赖度等,却足以让腾讯赚得盆满钵满。高校也不能仅看重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应该积极占领网络教育平台,别让我们的高校在这场网络教育的大潮中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