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召开“文明互鉴:相互尊重与合作发展”平行论坛。来自15个国家的2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文艺界知名人士参会,以“交流互鉴促进文明共同进步”为主题进行交流探讨。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联合国秘书长高级别咨询委员徐步表示,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有别,是人类丰富多彩的应有之义。文明交流互鉴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增进了解、建立互信、构筑友谊、加强合作的重要基础。国际社会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携手同行,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不懈努力。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必须要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涵养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既不忘本来,又吸收外来,更面向未来。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雅典大学哲学系教授斯特里奥斯·维尔维达基斯谈到,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复信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表达了对中希文明互鉴活动的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目前希腊有四所大学参与了该中心的建设,在中国,合作中心由西南大学牵头共建,其他参与的大学包括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山东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研究中希两大古文明及其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该中心的努力,两国加强在语言、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研究,拓展人文交流领域全方位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我是一个热爱中国的法国人,在北京已经20年了,第一次来北京时我还不会说中文,我特别希望和中国人沟通,所以开始学习中文。”法国汉学家、作家柯思婷·佳玥认为,文化是文明对话的钥匙,连通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文明互鉴要建立自由、清晰和友好的对话,通过对话进行不同文明间的情感表达与分享,构建通向对方的桥梁。
“人类最有创造力,进步最大,最有活力的时候,也往往是不同文化不同人群之间相互交流交融最充分的时候。”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副校长彭刚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返本开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又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从不同文明中汲取养分;还应弘扬发展群体本位而非个体至上的社会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而非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观、团结统一而非分化对立的治理观、天人互益而非征服自然的生态观、人类命运共同体而非各自为战的天下观,推动构建更高更好的文明形态。
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谈到,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对话,重要的是要承认和肯定每一种文明对人类的贡献。中国文明史和阿拉伯文明史表明,历史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动和共享的基础上。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揭示文明之间的共同价值观,也为阿中关系稳步发展铺平了道路。他表示,我们有必要向年轻一代介绍中阿文明的历史关系,并鼓励他们加强文明合作互鉴。
“如今在中国的电影市场,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相得益彰,不仅丰富了国内观众的选择,更彰显了电影文化的多元开放与包容。”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说,过去几十年,中国电影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为世界电影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正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他认为,应坚持传承创新,激发中华文明生机活力;凝聚发展共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交流互鉴,促进多元文化“美美与共”。
法国汉学家、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说,文化对话、加强经济和政治合作、改革全球治理等措施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和平、实现地缘政治平衡的前提。要秉承以建设性和开放性为原则,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开展务实合作项目;要不懈努力,唤醒人们对普遍性的意识;要以全人类视角为出发点,为当今时代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论坛上揭幕了文化交流互鉴重要成果《中国关键词:文明互鉴篇》《中国关键词:传统文化标识篇》多语种版图书。论坛还设置了图书展和视频展,其中图书展展台以天坛为主形象,展示了领袖著作、文化名著、北京主题等多语种图书;短视频展播放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故事,生动展现最新最美最好的中国形象和首都面貌。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