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诗铸院士讲述科学与人生 阐释“我的中国梦”
清华新闻网1月9日电(通讯员 马浚铭)1月8日下午,由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精硕111党支部主办,精硕112、精博121等党支部协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温诗铸先生“科学与人生——我的中国梦”讲座在精仪系系馆举办,精仪系、摩擦学等6个研究所的博士后、部分青年教师、研究生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温诗铸生于1932年,是机械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摩擦学学科的开创者和继承人,他结合自己80年来的人生历程,向现场师生再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操和高尚情怀。
图为温诗铸为师生做报告。徐 辰 摄
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去世的日子,怀着对总理的思念之情,温诗铸展开了他的讲述。温院士按照时间顺序,将他的人生经历分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几个不同的时期。温诗铸的童年是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度过的,家人的颠沛流离、日军的疯狂屠杀和生活的艰难困苦让他早早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祖国息息相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幼年的他便立志要发奋读书,救国救民于水火。在当时恶劣的大环境下,温诗铸从未放弃他求学的道路,“‘人’,‘手’,‘足’,‘刀’,‘尺’是我最先学会的五个字”,他这样回忆道,“‘人’字让我懂得人生来是平等的,‘手’让我懂得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要用‘足’去走遍天下,要用‘刀’去捍卫我们的国家,要用‘尺’去度量社会的善恶”。
温诗铸凭借个人的坚持和勤奋考取了重庆南开中学,高中阶段恰逢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当时是白色恐怖的重灾区。这个阶段温诗铸与南开中学的其他进步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位于重庆的地下党组织,负责开展学生运动。南京“四一惨案”爆发后,学生们不怕危险上街游行,在反对国民党政府暴行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学校的3名教师和同班同学父亲的壮烈牺牲。从那一刻起他更加体会到为国献身的意义,并坚定了自己报考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的志向。考虑到祖国的安全要靠先进的制造业来保障,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机械系。
图为同学们为温诗铸院士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徐 辰 摄
从此以后,温诗铸的命运就与“清华”二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本科四年的优异表现为他争取到了留校的机会。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期,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温诗铸响应国家需要,先后主持过起重机、高速轴承等项目,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批斗被下放的岁月里,他仍带领一批工农兵学员承担了西气东输工程的部分项目,没有计算器就一点点查对数表。平反后作为第一批被派送出国进修的专家,温诗铸一分钟都不敢耽误,为的就是尽快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发展国内的机械产业。在那个中国普遍受到歧视的年代,温诗铸凭借着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获得了国外学者的好评,并且在每次举行学术报告之前,他都要说这样一段话:“我来自中国,一个文明古国,虽然我们现在很穷,但是我们会强大的。”
讲座的最后,温诗铸给在座的同学们讲了一个传说——枫叶为什么这样红,那漫山遍野的红色是母亲的鲜血染红的。这个“母亲”是广义的,不仅包括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还有哺育我们的这片土地,现场的每个人无不为之动容。与会同学纷纷表示,每一名清华的年轻学子都应以民族的崛起为己任,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供稿:精仪系 编辑:范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