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专访新晋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
科学家的目标是做好的科学
来源:人民日报 2013-1-14 赵永新
布莱恩•科比尔卡(Brian Kobilka),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理与医学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医学院客座教授。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方面的研究成就,与他的博士后导师罗伯特•莱夫科维茨一起荣获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12日晚,2012年两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美国科学家布莱恩•科比尔卡和夫人田东山,第四次来到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医学院,着手启动这边的实验室。13日上午,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我们很少看论文的数量,更关心的是你工作的重要性”
记者:首先祝贺您荣获诺奖。对您来说,获得诺奖意味着什么?
科比尔卡:谢谢。我很高兴获得这一奖项,它意味着我的研究被其他科学家所认可和欣赏。
记者:有比获诺奖更高兴的事情吗?
科比尔卡:有的,比如我两个孩子的出生。获奖以来发生了很多事情,需要参加的活动较多,但我会努力尽早回归正常。
记者:许多人认为,诺奖获得者都是绝顶聪明的人,您认为自己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科比尔卡:能够得诺奖的人可能不会不聪明,但我从不觉得自己是天才。获诺奖意味着你做了很重要的工作,这里面有聪明的原因,但还有其他因素:创造力、直觉、聪明的学生、与别人的良好合作等。当然,也有运气的成分。
相比之下,成功最重要的可能是坚持,永不放弃的坚持。我们的研究花了许多年时间,有很多困难时刻,有时难到想放弃。因此,坚持是最重要的。
记者:您的导师莱夫科维茨的实验室是国际顶尖实验室,据说您加入实验室两年内没有发表一篇论文,是否有压力?
科比尔卡:我没感到过压力,也不知道两年没发表论文还会造成压力。同事们很支持我的工作,因为他们知道我是在做有价值的事情。一些年轻的科学家可能关心论文的数量、忽略了质量。但我更关心质量,专注于有挑战、有价值的工作。
在美国,年轻的科学家找工作、晋升时,大家也会看他的论文。但我们很少看论文的数量,更关心的是工作的重要性——至少在我供职的斯坦福大学是这样。是否给你机会、是否晋升职位,是由懂科学的科学家做决定;如果让不懂科学的行政人员做决定,就只好刻板地用一些可量化的东西去衡量了。
在斯坦福大学,学生在只发表过一篇论文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如果规定博士必须发多少篇文章才能毕业,就会使学生去挑选那些容易做的题目。
记者:在您的科学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候是什么?
科比尔卡:一个是2003年失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资助的时候。我们的经费是按人头来算的,大约1个人1年1.5万美元,但因为我们的实验很昂贵,这远远不够。失去HHMI的资助再寻找其他经费来源有很大的风险,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研究将要取得突破。另外比较困难的时候是2007年,我们的花费入不敷出,以至于另一个资助方失去了耐心,后来是学校和系里帮忙联系到无条件资助资金,研究才能继续下去。
记者:据了解,您每年都在为研究经费发愁。获得诺奖会不会给您带来很多经费?
科比尔卡:没有这回事,我还在为经费担心。去年9月以来我写了两个申请,现在正在写另外一个,因为我的实验太花钱了。
“我希望他们真正对科研有兴趣、敢于做有挑战性的课题”
记者:您为何接受邀请,担任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的客座教授,新建一个实验室?您的实验室有多少人?
科比尔卡:实验室目前有8个人,如果太多,我就不能很好地指导每一个人。清华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有很多优秀的同事,我们可以互相取经。而且近在咫尺的北大也有很好的仪器设备与合作者。因此,这是没有理由拒绝的机会。我大概每年在这边工作3个月左右,平时会通过网络视频、电子邮件等开展工作。
记者:对于这边的实验室,您有何期望?
科比尔卡:我的目标是指导好每一个学生,把清华和斯坦福实验室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边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同时我也想与清华的其他相关实验室开展合作。现在中国有许多优秀博士都选择出国读博士后。我想通过我和清华同行的努力,为中国留下很好的博士后。
记者:在招聘学生时,您会看重哪些条件?
科比尔卡:除了能熟练地掌握英语,我希望他们真正对科研有兴趣、敢于做有挑战性的课题。我有一点担心:获诺奖前我只要看到学生对我的研究领域感兴趣就好;现在,我怕他们对诺奖更有兴趣。
记者:您为什么如此强调“有兴趣”、“有难度”?
科比尔卡:做真正重要的工作、把一个领域向前推动,是非常困难的,会碰到很多障碍;如果对自己的研究不感兴趣,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我自己喜欢研究、喜欢挑战,也希望我的学生有挑战困难的兴趣。做科研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失败、尝试,失败、再尝试……直至解决问题。
记者:获得诺奖是许多中国科学家的梦想,您对中国同行有什么建议?
科比尔卡:预测或计划出一个诺奖是很难的,关键的是对自己做的事情有兴趣。我认为,科学家的目标不是得诺奖,而是做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