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最新动态 - 正文

以改革创新驱动一流电子工程学科建设

电子系党委书记 金德鹏

图为金德鹏。

  国家和学科自身的发展需求已经把我们推向了国际竞争的舞台,我们将面临全新的风险与挑战。我们充分认识到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期,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建立与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促进学科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明确“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高校的核心工作,持续不断提高学科建设质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展推动创新性科研及其成果产业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

  电子系拥有 “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全国重点一级学科,长期以来为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电子系的学科建设面临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成为国家重要的支撑技术和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未来的城镇化、老龄化、环境与健康等重大发展问题对我们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着大批创新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本身也面临学科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新的学科范式的构建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共同追求。国家和学科自身的发展需求已经把我们推向了国际竞争的舞台,我们将面临全新的风险与挑战。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视角和新的心态重新审视我们的学科发展路径,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电子系对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充分认识到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期,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建立与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促进学科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

1 .深化教学改革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我们的毕业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的学生具有全面综合的科学素养、敏锐的问题分析能力、依托团队解决重大问题的组织能力等。为此,电子系启动了以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改革。

  这次的改革以学科知识体系的梳理为基础,从专业的核心概念出发,打通了两个学科的课程,让我们的学生综合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背景,在本科阶段打下宽而厚的基础,具有更强的专业适应性。同时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注重知识发展的整体脉络和各个知识点以及各门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让学生可以站在更高的层次看待所学的课程。新的课程体系以数理为基础,以10门专业核心课建设为重点,涵盖知识体系的各个层面,同时辅以更多专业选修课。通过课程之间知识迁移的脉络的清晰梳理,在减轻学生课时负担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整体知识架构的全面掌握和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并且节省出了宝贵的时间,学生们可以按照个人兴趣选修其他课程,为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与此同时,课程改革也促进了教师们对教学工作的重新审视和梳理。改革不是简单的课程合并和删减,而是在知识体系统领下核心知识点的有机整合。通过课程改革实践,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核心课的教学骨干。与此同时,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梳理和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也使一大批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从中受益,真正做到了教研相长。

  电子系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未来学生发展能力要求为出发点,以知识体系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相结合为目标,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初步成效。这是一种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改变了传统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为主的模式,转向以知识的引导和强调学生迁移能力为主的新模式。电子系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2 .推进科研改革 促进创新成果涌现

  电子系的学科建设目标是国际领先的电子工程学科,其主要的标志是若干学术流派由此产生,若干学科范式由此提出,若干突破性的技术成果由此得到应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重新审视了目前所从事的主要的研究工作。我们发现,已有的研究工作大多还是在既有范式下的补充和完善,或是在突破性技术下的优化和应用,是在跟随国际一流学科的研究。与我们的期望相反,这样的研究工作做得越完美,则越是让我们成为不折不扣的跟随者,而距离领先者的位置越来越远。因此,我们的科研理念需要创新,科研模式需要改革,科研工作需要转型。

  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我们看到的是研究成果的差距,但产生这一差距的根本原因则是对有潜力的学科发展方向的提前预判与规划布点。很多教师已经非常习惯于以各种指南为基础规划自己的研究,而缺乏对学科方向真正深入的思考。针对这一问题,电子系近期开展了学科方向规划的系列讨论。我们提出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一是研究是否有足够的原创性,是否涉及尚未揭示的规律、尚未解释的现象、尚未实现的工程系统、尚未解决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等;二是研究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是否符合国家中长远战略需求,解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能否产生重大的学术成果或技术成果;三是技术条件是否成熟且有足够的门槛,使其研究能够在竞争者中占有优势。与此同时,还请教师们提出若干新的学科方向并开展深入讨论。

  为推进科研体制的改革,电子系还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以体制机制建设保证科研工作的转型。电子系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思想首先是集中资源为有能力、有潜力的教师提供宽松的研究环境,集中精力从事具有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研究;其次是改革团队组织模式,促进重大成果的产出;第三是通过改革不断优化人才队伍。

  科研体制的改革目标是促进创新型成果的不断涌现,科研方向的规划与人事制度的改革需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电子系正在积极探索与尝试,并努力创造一种新的工程学科科研发展路径。

3. 构建学术生态 促进内外有机结合

  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不能封闭在象牙塔内独立进行,在建设好内部制度与环境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好良好的外部学术生态环境,实现学科的内部建设与外部环境的有机结合。为此,电子系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落实、探索和尝试。

  首先,毕业生是学科向外部输送的最直接的产出。因此,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工作,把学生送到最合适的位置上是构建学术生态的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此,电子系以二级学科为单位,组织教师研讨学科和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主动与未来有重点发展的行业企业、研究所等加深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引导尽量把优秀毕业生送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

  其次,学科向外部输送的是知识与技术,但是如何把知识和技术真正转化为社会效益,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的问题。电子系近年来积极和很多地方政府沟通,尝试构建成果转化的新模式,以促进科技成果的有序、高效转化。

  其三,学科也迫切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取信息,以保证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同步前进。近年来电子系不断探索将大学的创新机制与外部企业的创新机制有机结合的措施,努力将社会广泛的实践经验纳入自身的创新过程,将理论的一般性和实践的特殊性相结合,期望不仅在理论方面创造基础性成就,而且在技术和工程方面提供典范式的案例。

4. 建设创新文化 促进学科科学发展

  文化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它能对教师和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学科建设的质量。近年来,电子系非常注重创新文化的建设,开展了青年教师学术论坛、教授沙龙等多种活动,以宣扬电子系的创新文化内涵,促进学科的科学发展。

  电子系一直强调在学科建设中要树正气。所谓树正气,一方面是不受外界浮躁风气影响,不受利益蛊惑,静下心来从事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就是在研究中以学术为导向,鼓励开展积极的学术讨论和争论,针对学术问题倡导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电子系还倡导教师要树立科研自信。所谓科研自信,就是不盲从权威,不盲从国外,要敢于率先提出创新的想法。长期跟踪的研究导致我们经常在有新想法时会不自觉地去查找国外的动向。找到了国外开始研究的证据才觉得放心,找不到相关证据就会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从而可能错过了最好的创新机会。我们要逐步积累做创新性、领先性研究的经验和信心,从成功和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树立科研的自信。

  电子系还倡导创造宽容失败的研究氛围。科学研究很难预测必然的成功,高风险意味着可能有大的创新,但失败的可能性也就更大,鼓励创新就必然要宽容失败。但宽容失败并不简单的一味宽容,任何有意义的科研失败仍有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创新文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内涵,电子系将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创新文化建设模式。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国家未来发展的蓝图,电子系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深入研究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不断提高电子工程学科的质量和水平,为早日实现领先的学科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来源:新清华 2013-06-21 第1922期

2013年06月26日 15:11:0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