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2月9日电(通讯员 许馨月 张铮)11月23日上午,新闻与传播学院张铮副教授开设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生选修课举行了课程结课汇报会。新闻学院环球资源厅里近30名选课学生、线上十多位身处国外的选课同学汇报研究成果,40多位关注清华文创领域教学科研成果的其他高校师生和文化产业从业者旁听了结课会。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杭敏教授与授课教师张铮共同参与了课程报告的点评。
张铮在课堂上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闻学院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在2021秋季学期为期十一周的教学工作中,张铮详细阐述了文化产业领域的相关概念,对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等重要概念及产业分类进行厘定,带领研究生们具体讨论了文化产业何以成为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好莱坞典型经营模式、艺术品的经营管理、城乡区域整合营销传播、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重点探讨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博机构的授权业发展、5G等高新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关系等。
小组汇报研究课题
本学期选课的40多名同学来自新闻学院、经管学院、美术学院、土木工程系等多个院系,分成八个小组展开主题调研。报告主题兼具趣味性与学术性,如通过调研北大附中“水煮蛋”设计工作室,深入挖掘文化创意教育在国内中学中呈现形态;前往书店调研,研究“多抓鱼”平台及通过二手书交易的过程建立兴趣社群,走近都市生活中“文艺青年“赖以生存的精神空间。还有小组紧跟时事,来自新闻学院影视传播方向的同学们以大规模制作、英雄纪念叙事、取得国内影史票房冠军的主旋律电影《长津湖》为例,从影视分析的艺术风格、制作发行、产业维度,分析了票房高售的《长津湖》是如何创造“想象中的共同体”、构建国家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三位老师充分肯定了报告内容,并对每个项目提出了学理化的建议,期待同学们继续打磨,进一步提高报告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胡钰点评
老师认真倾听同学们汇报
作为21世纪全球热门的朝阳产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意产业”课程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已经十多年,总选课人数超过400人,张铮不断调整和创新教学课件与教学形式,紧跟我国文化产业的大方向和学术研究的热点关切,在疫情前还开展了多次赴知乎、利亚德集团、前门大街、77文创园等重点实体企业、文创园区和重点文化消费场所、文博机构的参观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具有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具有较强创意思维能力的跨学科专业人才方面作出了大量有益尝试,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与好评。历年来这门课上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主题多元,涵盖故宫文化符号转化、北京胡同文化的保护、中国高校的品牌管理、国内外大型户外音乐节的发展趋势、影视工业化水平提高、文化财税政策分析等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已有多篇研究报告和论文在国内主流学术期刊和报章发表。
“文化创意产业”课程是落实清华“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新闻学院的新兴交叉学科教育及训练的一个缩影。立足未来文化经济社会的竞争需求,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体认,培育他们的创意思维能力,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更具时代要求的“具有独创性的人”。
供稿:新闻学院
编辑:陈晓艳
审核:田姬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