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6月2日电 5月29日下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25讲开讲,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医学院副院长廖洪恩教授应邀为校友们带来“智能精准诊疗的创新与挑战”的主题报告。本次学习日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海内外420余名校友参与学习,继续教育学院全程进行直播保障。
廖洪恩作主题报告
廖洪恩在报告中指出,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注人民健康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人民健康的维护和促进离不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进步和创新性医疗仪器设备的推广应用。当前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及产业关注人类亚健康状态的提前干预、重大疾病的前期预测和早期诊断;注重研发低成本、智能化、便携式、可远程通讯的医疗仪器,以适应家庭、社区和农村医疗的广阔需求。医疗科技在新型技术、诊疗器械、个人健康和机能增强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在总体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国产器械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医疗器械主要赖于进口,国产医疗器械自主研发之路任重道远。
面对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先进医疗技术需求迫切,医疗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与创新程度仍需提高等诸多问题,大力发展突破时间、空间和功能屏障的智能精准医疗成为必然。在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和计算与传输能力等基础研究的支撑下,智能精准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廖洪恩指出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中,智能医疗仍需计算机智能与人工决策相互配合从而提供最优的诊断与治疗,智能医疗的发展应注重解决弥补人类技能的短板,以最终实现精准个性化医疗。
聚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廖洪恩认为该产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以临床需求为驱动,医工商多科融合进行研发创新,通过团队学习和开放探索,集成国际合作和社会支持,实现产品研发并最终推广应用于临床的迭代研发模式,这离不开国家社会对医疗器械产业的长期投入和产业扶持。
伴随着数字化医学设备的快速发展,智能微创诊疗的设备与技术不断提升,助力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廖洪恩展望在未来医疗中,多模医学影像信息融合作为医生新的“眼”,多功能医疗器械作为医生新的“手”,智能诊疗一体化作为医生新的“脑”,从而满足精准诊疗检诊信息的融合、治疗手段的完备、精准诊疗的提升等临床需求。最后,廖洪恩呼吁广大校友关注母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产学研工作,一起推进学科发展。
线下课堂现场
互动环节中,校友们围绕精准诊疗概念、适用领域、技术难点、推广应用、产业发展格局、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的关系、精准诊疗与中医和康复的结合等问题,与廖洪恩进行了深入探讨。
供稿:继教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