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一带一路”上
——清华“大篷车课堂”寻路南亚文明
学生通讯员 吴一荻 景嘉伊 王艺璇
清华学子在孟加拉国帕哈普尔佛教遗祉参与体会当地人劳作。吴一荻 摄
时值二月,地处热带的孟加拉国,气温仍然高达39度。在孟加拉国的帕哈普尔,身着莎丽的中年妇女们头顶箩筐,往返运送沙土,修复这座1300余年历史的佛教遗祉。一只中国青年团队来此考察,在带队教师的提议下,队员们放下手中的笔记本和相机,参与劳作的队伍,体会当地人的工作。
他们是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大篷车课堂”赴南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队的成员。今年大年初五(2月12日),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与来自全校八个院系的二十名清华学子,飞赴南亚地区,历经十天,每天睡觉不足5小时,艰苦行走在“一带一路”建设关键点——印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国,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这里没有三尺讲台,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考察团队员就在坑洼的红土地上、颠簸的大巴车里,伴着蚊虫叮咬,乐此不疲地交流采访调研的收获,并提出对研究主题的最新看法。
南亚大陆重温中华情愫
南亚大陆对于来自东方国度的中国人并不陌生。公元四世纪,晋朝僧人法显海上求道,在这里居住了两年多时间;公元七世纪,唐朝僧人玄奘西行取经,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孟加拉三角洲;十五世纪,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访问了港口城市榜葛刺,就是孟加拉国现在的吉大港。发源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商贸往来重要的十字路口,就是这片地处南亚的孟加拉三角洲。
在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有一座华人捐资的寺庙,名为“玄奘寺”,为纪念这里是唐僧玄奘取西行取经最后一站,也系上了此地华人百余年的故土情结。“我是广东梅州客家人,在加尔各答长大。客家人三百年前就来到了这里。”玄奘寺住持慧榕师父说。玄奘寺不远处就是塔霸中国城,这里一度居住六万多名华人。
然而,彼此往日的熟悉,在现代却变得愈加陌生,也因为众多的负面报道,相互充满误解。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生张晓妍说:“出发前,我在学校图书馆里只查到三本和孟加拉有关的书,我对这个国家的全部认知就是治安混乱、环境脏乱差、多发的洪水。”走进南亚大陆,“突破偏见”是清华学子此行的第一课。
十天的考察结束后,她的观点发生了变化:“他们很友好,而且他们经济正在起步,和中国有很大合作潜力。”这种变化,来自她所亲眼看到的街边拿着华为手机的本土妇女、在中国人开的制衣厂里的缝纫工人、与中国进行电子货物交易的当地商贩、会中国功夫的青年学生。
这也是李希光教授所一直提倡的,即通过自己的观察,跳出媒体蒙在你眼睛上的黑布和偏见,学会用中国人的立场、亚洲人的视角,去思考世界性问题。“不是跟随西方人的观点,把他们渲染的亚洲国家危险性的话奉为圭臬;而是要自己思考、自己观察,发出真实的声音。”李老师在颠簸的大巴车上说。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大篷车课堂”赴南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队成员在印度加尔各答泰戈尔故居瞻仰诗人泰戈尔并合影留念。吴一荻 摄
在南亚大陆看“一带一路”
在孟加拉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上万名中国人陆续来到这个国家做生意。中国在这里承办了不少公路、桥梁,也协助建设孟国最大的港口吉大港。孟加拉华人联合会会长文蔚胜来自江西,2010年来到孟加拉,开始在跨国公司任财务总监,再发展到现在自己创建工厂。他正在努力为华商提供更加优质、和谐的商业氛围,为海外华人树立团结的榜样。他的团队搭建了网站和手机应用的平台,方便华人能够在此平台获得需要的帮助,并准备租用写字楼,给来此的商人提供短期免费住宿服务。
文蔚胜说:“希望我们在外的华人都能树立中国形象,每个人都是大使。我们做好生意的同时,将中国的包容与友善传递给一带一路的国家,求共赢同发展,把盘子做大。我们搭建的中孟之桥为往来的中孟人士带来温暖!”
作为国家级顶层战略,中国政府利用既有的双多边机制,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截至去年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贸易额约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1/4。
经管学院本科生郭健多,在2015年夏季参与过赴乌兹别克斯坦考察的大篷车课堂,在那里她看到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十字路口撒马尔罕;而在孟加拉国,她又看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吉大港。在她看来,去印度洋国家、亚洲边地国家,重新带来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
在今年短暂的寒假里,李希光教授只身去了巴基斯坦-阿富汗-中国交界的斯瓦特地区,他的博士生毛伟从西藏穿行喜马拉雅山到尼泊尔,为暑期大篷车探路。作为全校性的考察项目,李老师更鼓励各专业的同学,在南亚考察的路上,各抒所长、融合交汇。
面对曾为英属殖民地首府的加尔各答,土木工程系本科生曹丰泽,将其城市建设形容为“无限扩张的杂乱大乡村”。他通过在城市建筑密集区采访建筑负责人和施工者,了解到问题的原因。
“我们行走万里远来到实地,看到了南亚城市规划的特点和问题,这将大大有助于我对南亚国家的基础建设需求的理解,回国后也能更好地思索,一带一路基础建设项目该怎样在这些国家开展。”曹丰泽说。
李希光教授在田野中给清华学生及孟加拉中小学生授课。吴一荻 摄
追溯丝绸之路历史,无数的探险家和商人连接了中国与各地;如今,清华学子用实际行动阐述了当代“苦行僧”精神,在异国他乡欲求真知。行走在亚洲边地的“大篷车课堂”考察活动已经举办了十六年,共计超过五百名清华学子亲身参与。带队教师李希光教授在丝绸之路国家考察了二十七年。
李老师说:“用实地行军的方式代替纸上谈兵,身临其境面对现实世界,是教师的职责。与学生同学、同吃、同住、同行、同读书、同采访、同读书,身教胜于言教。”
尽管当前的学生们并不具备实际解决南亚发展问题的能力,但十年后、二十年后,当如今稚嫩的清华学子加入到社会建设的大潮中,这些看似不可能的思考,将产生正面的叠加效益。行前告别,月工资相当于400元人民币的当地向导,向清华学子说出了唯一期望:“很高兴你们愿意来到这里。作为清华学生,一定要好好帮助自己的国家,好好帮助世界。”
供稿:校团委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