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中的清华力量
清华新闻网7月4日电(通讯员 韩文斌)6月26日下午,工物系“问天寻道——天体物理系列大科学装置实践支队”造访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对工作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FAST)工程一线的两位清华学子进行了面对面访谈,追寻我国科技前沿,见证“天眼”中的清华力量。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全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黔南平塘县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被誉为“中国天眼”。该项目由我国天文学家于1994年提出构想,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9月25日正式落成启用,前后历时共22年。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借助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员可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脉冲星,探索宇宙之源,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在这惊天动地的大科学装置背后,有着无数科学家与工程师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而其中的清华力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得起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孙京海是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精密仪器系2001级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毕业后留在国家天文台任职,目前担任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T工程测量与控制系统总工助理。
孙京海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会议上。
谈及孙京海与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不解之缘,或许要从中学开始。中学时,孙京海加入了学校的天文兴趣小组,通过学校楼顶的望远镜观看星空。正是这一段难忘的经历,让他从此与天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考入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精仪系后,孙京海将更多时间用于基础课程的学习。然而巧合的是,那几年正值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与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合作研究之际,所以系内常常有相关的项目。即使不参与,耳边总会或多或少有些有关项目的声音。就这样,又是不经意间,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他心中留下了点点痕迹。
而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毕业之际面临选择的境况之下。是择业而就还是深造读研?是去空间中心还是国家天文台?是投身探月工程还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就这样,在一次次的选择之下,孙京海逐步接近并最终加入到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团队之中。
这一加入换来的就是12年的投入。孙京海深入实践,细致探索。为了使馈源相位中心到达10毫米精度,孙京海等人对整个系统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经过多轮模型修正和算法改进,总结出了一套可靠的分析方法并实现了对馈源舱有效控制。“把理论变为一个实际可用的事物,这叫工程”,工程师就是要操纵着最庞大的工程,实现着最精密的控制,孙京海做到了。
当被问及工作状况及满意程度时,孙京海笑了笑说:“我要干一件事,首先要对得起自己。这件事让我有探索的乐趣,给我带来能力的提高和满满的成就感,让我找到了一个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机会。因为你可以想象一下,谁这一辈子能碰上这么一个大工程,对吧?这个机会是难得的,相比而言,能挣多少钱已不再重要。”
对得起自己,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孙京海的价值观念。
一步一脚印,尽于职与责
姚蕊,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精密仪器系2005级校友,本科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博士期间就读于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现在工作于国家天文台,负责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馈源舱子系统。
姚蕊(右)和韩文斌(左)在访谈中。 张文豪 摄
如同巧合,2005年,在孙京海离开清华之际,姚蕊来到了清华。两个本以为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人,却意外地会聚在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之中。
姚蕊本科为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阶段进的精仪系。与孙京海少年时已接触天文不同,姚蕊完全没有天文背景,当时甚至都不知道国家天文台北京总部在哪里。然而即便如此,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却依然开始进入她的生命之中。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贯穿了姚蕊的硕士、博士阶段。她跟着导师做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关键技术的课题,由于表现突出,直接硕转博,并拿到了博士学位。姚蕊毕业后直接进入了国家天文台,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下工作。在开建前,她参与密云模型馈源舱子系统的研究与制造,初步设计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开建后,她奔走于工地现场与研究室,深入优化;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户平塘,成功启动后,她还将持续参与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调试与保养工作。
一步一脚印,尽于职与责,这就是姚蕊的行为准则。
孙京海和姚蕊只是默默工作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一线的清华人的缩影,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为大科学工程鞠躬尽瘁的清华人。有被誉为“天眼之父”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的南仁东先生,忘不了他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日夜奔波各处的足迹;有从青丝做到白发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总工艺师王启明前辈,忘不了他“建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此生没白活”的欣慰直言。还有如孙京海、姚蕊这样的一大批年轻人,凭着一腔热血,投身基础研究,在前沿科学探索,做大工程。
供稿:工物系 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