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力做客新人文讲座
解析人类意识与机器意识的哲学争论
清华新闻网3月28日电 (通讯员 曹翰林)3月22日,全国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刘晓力应邀做客新人文讲座,以“人类意识与机器意识的哲学争论”为题,为200余名到场师生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及其哲学与伦理反思。
刘晓力做客新人文讲座
讲座伊始,刘晓力引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为什么2016年成为了“人工智能恐慌年”?人工智能恐慌年究竟恐慌的是什么?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今日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2016年阿尔法狗(AlphaGo)强势来袭和《机器姬》等一系列科幻电影的问世,人们对于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恐慌情绪日渐增加。但是,她认为,今天的人工智能还没有很好的感知能力,还是“无心的机器”。机器还不能理解符号的意义、没有意识和意识经验、缺少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自主性,而且没有自我觉知。科学家和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十几年前开始关注机器意识的相关研究,机器意识研究的工作假说有哪些?人类意识与机器意识究竟有何异同?“人类不过是一台情感机器”吗?在今天人机交互的新智能时代,反思这些哲学争论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晓力从四个维度展开了人类意识与机器意识争论的哲学思考。
首先,她从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两方面入手,分析关于人类意识的哲学争论。人类意识研究的哲学争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心-身”(Mind - Body)二元论问题。心灵或意识是否是物理世界的存在?我们的物质大脑和身体如何会产生非物质的意识与自我意识?通常,人们会借助三条原则解释这些哲学问题:一是常识心理学原则;二是心理-物理因果作用原则;三是物理世界“因果闭合原则”。坚持这三条原则,就会引发出各种争论。意识和意识经验是物理的吗?对于意识现象的说明能够还原为对物理事物的说明吗?一批哲学家声称,即使物理主义在本体论上是正确的,它在认知上仍然存在着一种“解释鸿沟”。正因为有这样的鸿沟存在,就不能以物理学的客观角度去真正认识意识这种主观体验的真正奥秘。
其次,刘晓力从认知科学研究纲领变迁的角度,通过分析两代认知科学研究核心的变化探讨人的意识研究中争论焦点之所在。第一代主要围绕着以“计算-表征”为核心的计算主义,其最大困境在于,抽象的符号计算如何来表征外部世界,计算机如何具有意向性并学会理解意义,计算主义纲领将心智分割成主观心理状态与计算操作两个完全割裂的领域,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意识难题。而第二代则走向了涉身认知和延展认知的观念。为了消除“解释鸿沟”,生成认知进路在对计算主义评判反思的基础上,就将“心-身”二元转换为物质的身体和主动积极与环境互动的活生生的有机体的“身-身”二元,认为就可以消除所谓解释的鸿沟。
进而,刘晓力阐述了人类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进化。她首先提出自然界为什么会进化出像人类这种具有意识的动物,却没有进化出机器?为什么大多数动物无法像人类这样拥有意识和自我意识?她重点介绍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人的自我意识演化分为五个方面:涉身的自我、跨时间具有同一性的自我、社会的自我、能动的自我和统一的自我。
最后,刘晓力分析了当前的机器意识与机器自我研究的工作假说。为什么在机器人可以满足人类多重要求的当下,我们仍然说其没有意识。原因在于:机器并不能能动地与真实世界产生意义关联、机器没有主观的意识和意识体验、机器没有自主性与自我觉知的能力、机器并不能理解符号背后的意义,而只能重复地做大量的搜素、识别和过滤等简单工作,而且机器没有同情共感的能力能够理解他人等。而以上这些都是人之所以成人的价值所在。不过当下,仍有一些科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尝试建立机器意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到场学生与刘晓力教授交流互动
本场讲座系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八)“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第三讲,由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社科学院吴彤教授主持并点评。
讲座现场
刘晓力,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分别在科学技术哲学和逻辑学专业担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逻辑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