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18日,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思政实践”课程“沙漠里的课堂”支队近20名来自5个院系的本硕博学生走进新疆开展现场教学实践活动,深入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喀什地区、五家渠市、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实地学习感受新疆的先进科学技术、重大工程建设、乡村振兴成就和优秀传统文化。
四次前期调研 精心设计课程
“沙漠里的课堂”课程临时党支部成立
“沙漠里的课堂”课程针对我国西部沙漠地区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及重大工程开展一系列校内学习、现场参观、课外调研等教学环节,聚焦于提升学生对我国西北边疆的了解,引导青年一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科学思维、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增强斗争精神。
为做好本次课程的设计和建设,正式开课前,任课教师四次深入新疆进行实地调研,先后前往乌鲁木齐市、伊犁州、昌吉州、喀什地区和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解大国重器、红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乡村振兴成就等,全面感受新疆的变化与发展。
6月7日,“沙漠里的课堂”课程临时党支部成立,任课教师钟茂华和黄弘分别担任支部书记和副书记。钟茂华向同学们介绍了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校外教学活动注意事项。
行走热血之地 追忆峥嵘岁月
在彭加木烈士事迹展、兵团六师五家渠市将军纪念馆和喀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等地,师生仿佛亲眼目睹一代接一代的中华儿女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挥洒在大漠戈壁、天山雪域的壮举,深刻领会到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清晰地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
课程师生参观彭加木烈士事迹展
课程师生参观五家渠市将军纪念馆
走近大国重器 感受自主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师生在参观了天山胜利隧道、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和±1100kV特高压昌吉换流站等地之后,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有了更为切身的体会,更深刻地意识到大国重器牵涉国脉国运,关系民族盛衰。
课程师生在天山胜利隧道施工现场参观
课程师生在阜康抽水蓄能电站主厂房参观
触摸古城遗址 体会文化之美
在北庭故城遗址、喀什古城和莎车老城等地,师生从多个方面了解了这些古城的变迁与发展,对于城市如何处理好开发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久经沧桑的古城也能再度焕发生机和活力。
课程师生参观北庭故城遗址
课程师生参观喀什博物馆
直击乡村振兴 见证乡土变化
在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画家村和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刀郎画乡等地,师生了解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看到了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欣赏了风格各异的作品,感受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课程师生与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画家村村民合影
课程师生在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贝勒克其村与村民座谈
师生心声
“沙漠里的课堂”任课教师黄弘表示,“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始终高度重视思政实践课程,这次带学生来新疆主要是引导青年学子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与担当,让同学们讲好新疆故事,传播好新疆声音,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沙漠里的课堂”任课教师钟茂华表示,“在新疆两周时间里,我们一起到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喀什地区、五家渠市、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进行思政实践课教学活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重要指示精神。”
“沙漠里的课堂”支队队员,未央书院能动32王可伊表示,“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上融洽生活的各族人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优秀传统文化,让我全方位地认识了新疆,增长了见识,新疆是个好地方。”
“沙漠里的课堂”支队队员,探微书院药2朱弋表示,“在为期两周的课程中,我参观了大国重器、感受了当地的民族风情,了解了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建设过程。这都是之前任何一门其他课程所不能提供的。”
“沙漠里的课堂”支队队员,工程物理系工物30张净琪表示,“两周以来,我感受到了新疆人民如火的热情。这里的人们都为了美好的生活努力打拼着,都会因为感到幸福而露出开心的笑脸。这里的人们也是智慧的,他们在边疆困难的条件下想出的无数的点子,让中华文化的火苗在这里生生不息。”
(清华新闻网8月23日电)
供稿:安全科学学院
编辑:陈晓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