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至12日,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领雁工程”示范班赴四川绵阳开展红色实践。师生一行在为期三天的实践中参与调研新时代治蜀兴川高质量发展新成就,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和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通过主题调研、专题教学、访谈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党建骨干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提升学生党建骨干政治站位,增强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本领。
忆往昔峥嵘,承红色血脉
在四川绵阳梓潼县中国“两弹城”,示范班参加了“两弹一星”现场教学活动。“两弹城”是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院部旧址,是我国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我国曾在此相继完成原子弹、氢弹的设计。通过参观实物、模型、蜡像和影像资料等展品,示范班在两弹历程馆详细了解了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并在《永恒的行星》微党课中深刻感受以邓稼先、王淦昌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光辉精神。
参观中国“两弹城”
在邓稼先旧居,同学们驻足于一处处旧陈设、一张张老照片和一份份复印手稿前,回顾了邓稼先为祖国核事业的发展埋名深山的那段峥嵘岁月。
在邓稼先故居前合影
在“两弹城”东面的长卿山,示范班开展了“追寻元勋足迹,重走邓稼先小道”实践教学。“邓稼先小道”是九院科研工作者曾在长卿山走过的一条崎岖山路,全长2.5公里,承载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的事业、生活和情感,随着基地的解密,梓潼人民亲切地称之为“邓稼先小道”。示范班从邓稼先旧居出发,徒步翻越长卿山,后经人防隧道回到“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在近两小时的实践中,同学们沿着两弹元勋曾经走过的道路,途经同心路、警卫连、相如亭和红军战斗旧址,共同回顾科研工作者为两弹事业殚精竭虑、默默奉献,托起新中国国防脊梁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悟他们浓浓的家国情怀。
郭景文(左)、尚林盛主题教学
在“两弹一星”干部学院,郭景文老前辈为示范班讲述了自己从事国家核武器研制的人生经历,以及同邓稼先相识的细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尚林盛通过亲身经历勉励同学们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
集体研学
集体研学环节,博士生讲师团讲师王娜、张鉴洲结合本次实践所见所闻,分别以“世界历史进程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探析”为题,从不同维度宣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研工部思教办教师张子健详细介绍了“领雁工程”相关情况,并就如何开展“领雁工程”相关工作及如何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同学们展开交流。
感人间伟力,续奋进新篇
示范班走进位于北川老县城的汶川大地震遗址,直面灾难、缅怀故人。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是整个地震灾区中处于地震断裂带上的县城,具有全世界地震遗址保存面积最大、原貌保存最完整、地震破坏最严重、次生灾害最全面、破坏类型最典型的特征。
在北川老县城中心祭奠区默哀
沿老县城主路来到遗址中心区,遗留的建筑遗迹展示着地震的巨大破坏力,北川大酒店从震前的七层建筑到灾后仅剩地上四层,周围遍布破损的道路、坍塌的房屋、散落的生活物品,令同学们痛惜。在中央祭奠区,师生们全体肃立,向纪念碑鞠躬默哀。走出中央祭奠区,师生们来到曲山小学遗址、公安局遗址、交通工具遗骸展区,感受地震的无情和生命的可贵。
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老县城遗址
离开北川老县城,示范班来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了解灾后恢复重建进程和精神家园重建工作,感受和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走进纪念馆迎面可见“山川永纪”大型雕塑,以山崩、地陷、救援、大爱、感恩、重建、新生七个场景展现灾难的无情和中华民族不怕灾难勇敢向前的精神风貌。同学们表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起来、共克时艰的场景令人动容,而灾后重建的场景和北川新城的山乡巨变更是“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生动诠释。
参观九洲集团创新展示中心
最后,示范班来到九洲集团创新展示中心,参观了解九洲集团主动转型、开拓创新的企业发展史。通过讲解和交流,同学们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企业党建工作的相关情况,对于民用航天技术和智能制造等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领雁工程”自2018年实施以来,通过支持全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参与集中培训、红色实践、读书交流、课程教学等培养环节,全面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体建设。
(清华新闻网3月22日电)
供稿:研工部
编辑:陈晓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