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人物 - 正文

薇·风格

——记清华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教授李薇

学生记者 梁 开 邹海萍

  李薇,1959年12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82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2001年至2003 年前往巴黎装饰艺术学院服装系担任访问学者,并进入巴黎高级时装公会学校学习深造。现担任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论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服饰协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服饰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李薇曾在意大利比耶拉(Biella)城市艺术中心举行《视·听——李薇艺术作品展》,在法国巴黎举办过《李薇服装装置艺术展》、《李薇京剧脸谱水墨画展》、《李薇服装艺术展》,在中国华南农业大学设计学院举办《李薇作品展》等个人艺术展,并多次参加过联展。作品《清·远·静》获得2010年“从洛桑到北京”第六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等,服装系列作品《夜与昼》荣获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和2001年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优秀奖等。主要著作有《服饰结构设计与表现技法》、《人物整体形象设计》、《立体裁剪》、《巴黎霓裳2002春夏流行趋势》等。

  然而,在这一连串的光环之下,我们感受到的李薇却是一位谦和的长者、要求严格的导师、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艺术家。她经历了怎样漫长的求索之路,又是什么特殊的经历,造就了她谦和又大气的“艺术范儿”呢?

求学:从牡丹江到北京的漫漫求索路

  李薇,生长在牡丹江畔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城市,“那儿有美丽的镜泊湖,壮观的林海雪原,蓝天下的白桦树……”。少年的她特别喜欢爬山,喜欢登高远望的感觉,尤爱秋季的金叶灿灿、冬天的白雪皑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样一个芊芊女子也许是受东北自然环境的熏陶,形成了她大气的性格。

  少年时李薇就显露出了她的艺术才华。李薇曾在一家群众艺术馆学习。在那里,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恩师——李明,老师耐心细致,倾注心力,为李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7年,李薇从牡丹江市第十一中学毕业,进入一家服务局工作。当时这样的工作是很不错的,如果能够一直干下去,或许现在的李薇已经是一名国家干部。但是她喜欢艺术,工作之余便会背着画板,跟一群画友出游写生,常常“一去十多天,吃的都没有了”。她回忆起“那时候更吸引我的不是工作,而是画画”。电影《草帽歌》让李薇最初有了当服装设计师的理想,当同龄人都谈婚论嫁的时候,李薇却选择放弃稳定的工作,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82年如愿以偿考上了中央工艺美院。

  在大学期间,带给李薇最重要的启迪的艺术理想导师是法国时装大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早在1985年圣洛朗带着25年来自己设计的200多件服装到中国美术馆作展览,李薇和班里其他的4位同学受学校委派参加为时半个月的布展工作,使得她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大师的服装作品,感受大师作品的设计灵魂、品质和内涵。圣洛朗在送给李薇的画册上写到:“李薇:把我的灵感全部给你。”第一次得到世界时装大师的签名与激励,似乎把李薇带入最高的服装审美境界,指引着她朝最高的服装水准迈进,圣洛朗的名字从此深深地印在李薇的心里,成为她心中的偶像、奋斗的目标。她和同学的工作照也发表在法国的报纸上,成为这段记忆的珍存。同时,大学课堂上的专业训练,其他艺术领域的营养积累,让李薇不仅开拓了艺术视野,而且培养了严谨勤勉的治学态度。

风格:“每个人作品的内核是从早注定的”

  李薇的艺术风格独特鲜明,观察她的每一件艺术作品,简约里显露大气,静谧中流淌动感,虚实动静,无不体现深厚的艺术积淀和磅礴的张力。从早期的《甲骨新解》、《大漠孤烟》、《风雅颂》,到《昼与夜》(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设计类作品金奖)、《清·远·静》(2010年“从洛桑到北京” 第六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她的每一件作品的主题都与传统紧密相连、与自然高度契合。刘巨德教授曾这样评价《昼与夜》:“它有楚汉的洒脱和高贵,有一种游离于天地之间的情怀。”

 

《夜与昼》系列作品。

  的确,李薇从小生活在北方,不同与南方自然环境的细腻,北方的大山大水赋予了她表面平静而内心澎湃、低调含蓄而充满张力的“粗犷”性格。她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她的足迹遍布祖国的每一个地方:西北大漠有她跋涉的足迹,云贵高原留下她翩然的身影,唐古拉山有她攀登的记忆。她喜欢冒险,不畏艰难,一次去新疆,临返时因白血球过少,鼻血不止,同学们以为是“白血病”,纷纷哭着跟她告别;一次去西藏,洗不了澡,打不到车,缺氧和饥饿紧紧相随,让人感觉生命都将终结。然而,李薇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一个月,李薇带着研究生作为志愿者赴汶川中学教学生画画,并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设计成T恤衫,通过义卖捐助灾区,而孩子们的“李薇大姐”则认为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走万里路,从山野到灾区,因为她认为,只有不断亲近自然,亲近生灵,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和长久的作品。

  路行矣,书亦没有少读。她注重积淀,通过亲身经历和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她非常关注世界服装潮流,收集、整理、分析流行资讯,做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正如她所说“把艺术作品当作孩子,平时一点一点积累,自会有瓜熟蒂落的时刻。”

李薇去参观国际服装大师展览的一本本手绘记录。

李薇参观“迪奥与中国艺术家”展览的手绘记录。

  李薇说“一个人的作品一定有连续性,表现形式可能有区别,但是他的内核是从早就注定的”。李薇成长在东北广袤的土地上,又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她的作品中透出那种浑厚和大气,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艺术气质。这种气质亦展现在她的作品中,水墨般的,薄纱似的,层层叠叠,虚虚实实,言有尽而意无穷。

  她不断地创作,不断地寻找材料,却有着一贯的风格。她认为“每一种材料就像一个孩子一样,有它的特性和可塑性,质地和色彩都饱含感情的因素。”她早期使用纸材料创作,希望创作具有水墨感,动静虚实相结合的作品;后来开始寻找中国的丝,但还是觉得材料缺少充足的表现力。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她接触到了朋友自织的“水纱”,这种如马王堆蝉衣般柔顺、轻薄的材料让她一下找到了感觉。“我喜欢那种看上去很含蓄,但是有一种内张力,能渗入到心里去的材料。”于是,她开始了与材料的对话。她把材料当作“基因”,进行“分解”再创作。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创作了一组组服装作品、装置作品和纤维作品。这些作品充满了水墨般的情怀和中国式的意蕴,传统与现代结合,简约与大气并重。李薇一直追寻厚重大气、简约动感的创作风格,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又在中规中矩里多一份个性和颠覆,正是因为这一贯的审美感和创意感,才使得李薇的作品材料多变而风格鲜明。最近,她的作品材料又变了,颜色也变了,且跨界到了屏风、壁挂,“我不能一直沿着过去的走,要不断探讨新材料和新手法”。

《清·远·静》系列作品。

《水墨戏》

        由于李薇的作品中总是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生命本身的关照,受到国内和国际的关注和认同。她频频受邀到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展览。1995年至2005年,她曾4次受邀在法国举办个展,法国媒体曾这样评价道:“李薇的思考和感受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一个途径,使中国时装最终成为世界服装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2013年6月意大利比耶拉(Biella)城市艺术中心举行的《视·听——李薇艺术作品展》上,意大利和比耶拉的媒体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作品立足于国际,把东方传统美与艺术、纤维相结合”(《News Biella》),“她的服装作品十分轻盈,微妙的颜色几乎让人感触不到,相当精致”(《La Stampa》)。

教学:学生眼中的“魔鬼导师”

  作为博士生导师,李薇曾被学生称为“魔鬼导师”。提起这个称呼,李薇笑道,其实所谓的“魔鬼式训练”并不是没有人性地逼迫学生,而是对每个学生的每一步都制定有详细且长远的计划。

《清.远.静》2009年800cmX110cm

  李薇观察到,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相比,在读大学期间主观意识不足,缺少对艺术的投入和激情。因此她在招收研究生的时候,首先问学生喜不喜欢这个专业,能不能刻苦地创作。入学第一天,她就让学生作计划,明确自己来是为了什么和将来要做什么,让学生一开始便有大概的方向。虽是三年,她会让学生规划五年,“这样才不至于对自己的未来一头雾水”。

《李薇作品展》在中国华南农业大学设计学院的开幕式。

  在对整体的学习有了规划之后,李薇还会让学生在做每件小事之前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比如一次比赛,她会要求学生将做草稿,出小样,拿成品的时间都一一计划详细,然后对学生进行检查,并对完成的不好的学生严厉批评。李薇认为学生们在作品获奖后,会理解她的良苦用心,“特别是毕业后,他们对此记忆深刻,老师是严格了一点,苛刻了一点,要求高了一点,但会出东西,就逼着他们这样做,最后有好的成绩”。

  在教学上,李薇非常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经常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她深感于学生缺少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的训练,为此她制定了三步走的“魔鬼训练”教学方案:第一个阶段是打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实验过程,第三个阶段是寻找自我风格和方向。在打基础的阶段,李薇要求学生们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资讯;在实验阶段,要设计不同类别的作品,比如设计一件衣服,一定要落实到是晚装还是休闲装,设计阶段从灵感来源、主题确定、素材分类等一一实践;在足够的理论与实践的积累后,进入第三个阶段,发现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兴趣的关注点,然后加以发展,最后让学生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形成自己的风格。李薇这种严谨为学的态度,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指导,真正培养了大批有才华实干的学生,“魔鬼导师”却是名副其实的“良师益友”。

  “大师不是想当就当的,有时培养是培养不出来的,像是那些德艺双馨的大师,面貌与神态都有相似的感觉,都是谦卑平和的人,对学生也好,都很自然的。李薇也是这样,不辍学习,追求艺术理想;遍览河山,丰富艺术积淀;敢当“魔鬼导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她,正向她的导师一样成为学生心中手执教鞭的艺术家……

清华新闻网11月15日电

供稿:美术学院 编辑:范 丽

2013年11月15日 09:13:2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