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1月8日电 11月2日中午,第31期“教与学”教师分享会如期举行,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主任曹柳星以“教学研究成果的凝练”为主题,结合所开设的“工程师”主题“写作与沟通”课(简称“写作课”)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凝练教学研究成果等问题与在场青年教师进行分享与交流。来自全校多个院系的40余位教师参与活动,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郭庆来主持活动。
曹柳星作主题分享
“教学学术研究是为了记录教师的成长与蜕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教学规律,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推进、达成教书育人的目标。”基于对教学研究成果写作动机的阐释,曹柳星分享了个人在写作课教学实践中逐渐成长的过程。结合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马扎诺的教育目标新分类学及怀特海的教育节奏等相关理论,她在写作课教学这一“高难度副本”中,面对“开课初期学生反映课程目标不明确”的实际难题,对症下药地从前人的教学总结成果中提炼理论规律,并由此重新规划课程框架与阶段,实现了课程的体系化升级。她认为,教学实践“立竿见影”的成效不仅源于经验层面的突破,更多的是基于背后扎实的理论支持。
针对教学学术研究文章写作的逻辑和框架,曹柳星强调了教育分类学理论与写作课课程目标的适配性,并在这一目标下结合课程实践,对具体理论的应用及课程框架的构建进行分享。她提出,在课程规划中,需要在认知系统层面分阶段设置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交换与观点交流;同时在元认知系统层面从准备、理解、创造、反思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提升思维水平,建立立体的学习结构;最后在自我系统层面关注学生在情绪反应、重要性、效能感指标上的反应,找到“深入、创新、聚焦、可行”的研究志趣。
曹柳星与现场教师互动
跳出理论写作的实践经验,曹柳星认为,教学学术需要“新意”,但绝非刻意地“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实践文章的写作更需要挖掘自身特色,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不能停留在形式上的“表面功夫”。她总结道,教学研究不必刻意等待时机,“每次改变都可能是理论与实践相遇的契机”。
最后,曹柳星就写作课程的本研衔接、目标设计对于教学其他方面的影响等问题与在场教师展开讨论。
组织“教与学”教师分享会,是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追求教学卓越、促进教学发展的一项举措,旨在为全校任课教师搭建一个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