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9月14日电(记者 刘书田 摄影 赵青松)9月14日清晨,清华迎来新学期开课第一天。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副校长彭刚一行来到教学指挥中心和主要教学楼,检查开学第一天课程的教学情况。教务处、信息化技术中心、学生社区中心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
杨斌、彭刚一行检查教学指挥中心
杨斌、彭刚一行首先来到了教学指挥中心,检查并询问了本学期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技术支持团队的技术保障情况。信息化技术中心负责教师关士民表示,为确保新学期融合式教学顺利进行,信息化技术中心各部门通力合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障,在开课前加班加点地完成了教学楼网络升级和摄像机、音响硬件设备更新,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为了不影响暑期课程和活动,很多教室只能在晚上10点师生离开教学楼后开展施工;凌晨2点,信息化技术中心的老师们仍奋战在一线,不辞辛苦地进行网络调试;每栋教学楼现场都安排了技术保障人员,以便第一时间解决课堂内出现的技术问题。
随后,杨斌、彭刚一行实地检查了第六教学楼和第四教学楼第一大节课程教师到岗、学生到课、教师课堂授课等情况。
杨斌、彭刚一行检查教学楼
疫情防控重于泰山。为做好公共教室场所的防疫常态化管理工作,确保课堂教学安全有序进行,学校制定了严密的开学后疫情防控管理方案。教学楼内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到位,门口安装了广角式的测温设备。尽管人流量大,但同学们都能遵守规定,接受门口测温,自觉用“清华紫荆”小程序扫描教室门码,完成楼宇轨迹报备,使得教学楼里呈现出一片井然有序的场景。楼内物业也贴心准备了消毒湿巾等物品,供有需求的师生使用。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全校教学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师生们都展现出了饱满的工作与学习热情。从指挥中心的屏幕中可以看到,为保证融合式教学开局顺利,很多第一大节的任课教师在七点半之前就已经来到了教室,开始各种准备工作。
语言教学中心副教授杨芳正为博士研究生授课
语言教学中心副教授杨芳怀着兴奋的心情早早来到了教室,提前做好第一堂课的准备工作。她的课堂上有一名来自缅甸的博士生将进行远程学习,“一个都不能少”,她强调道。为了保障融合式教学顺利开展,她与每个学生都进行了课前学习沟通,提前将课程讲义发给同学们阅读,并购置了翻页笔、三脚架等设备。
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涛雄对新学期第一天上课充满了憧憬。在正式开课前,他和其他清华教师一起接受了学校提供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系列培训,摸底了选课学生基本情况,并对课程内容设计进行了相应调整,全力迎接新的教学方式。
外籍教师Olbrich John Francis Andrew正为本科生授课
距离无法阻挡师生们的教学与学习热情。虽然身处英国,语言教学中心的外籍教师Olbrich John Francis Andrew克服时差的困难,坚持为同学们在线授课“英语听说交流B”。课堂现场和技术调试由助教维护,确保了跨越大洋彼岸的课程圆满进行。
返校的同学们迫不及待地等来了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早上7:30,教学楼前熙熙攘攘,不少同学匆匆走进教室,为阔别已久的线下课堂做准备。2020级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朱可儿对时隔八个月终于返校学习和见到可亲可爱的老师同学而感到开心。考虑到部分学生无法返校,她所上的“环境行为学”课程采取了融合式教学。“老师在课上十分关注在线同学的互动参与,并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她说。2020级机械工程系博士研究生莫兴武注意到教室里多了现场课程直播的摄像头,融合式教学方式的改变给他带来了与线上同学们共上一堂课的独特体验。
在线学习的同学们也欣喜地迎来了别样的第一堂课。来自马来西亚的机械工程系研一硕士生李思杰第一天就远程上了“机械工程前沿”和“机电系统自动控制”两节专业课,他激动地说,“尽管疫情原因不能采用线下教学,但我对上课期盼已久!”来自台湾的机械工程系研一硕士生许良任难掩内心的激动,一大早就起来做好上课准备。他说,“使用过融合式教学后,觉得非常方便。雨课堂可以实时发问,甚至可以回放上课内容,这对学生来说真的是一大福祉。”
在参观完教学楼后,杨斌和彭刚也对后续开展全校范围的保障性听课,如何继续做好融合式教学支撑保障工作提出了要求。2020-2021学年度秋季学期,全校本研课程总计5256门次,开学第一天开课数达915门次,超过一半的课程开展了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清华将继续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和融合式教学投入力度,全方位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
编辑:刘书田 李晨晖
审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