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泉水做客学术之道 纵论精深学习与创新研究
清华新闻网3月11日电(学生通讯员 宋 玉)3月6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郑泉水做客“学术之道”系列讲座,为到场的400余名师生带来题为“精深学习”的精彩讲演。
如何提高清华学子的综合素质与研究创新能力,是郑泉水此次讲座的核心。郑泉水首先介绍了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该理论认为,欲成为某领域世界级的专家,需投入一万小时练习。在信息爆炸的当代,要想做到一万小时持之以恒的刻苦钻研,就必须秉持精深学习(deliberate practice)的理念。他强调,精深学习并非单纯将大量时间投入到某项书本知识当中,而是在设定清晰目标、确定适当难度的基础上,不断挑战自我的能力边缘,通过不断犯错以获得前进。
郑泉水以自己的本科自学经验为例,具体说明了精深学习的方法与成效。他将自己的学习经历与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的成才经历做了横向比较,尽管三人在学习环境和时代机遇等方面有重大差异,但以热爱的事业作为明确的学术与创业目标,以及超过一万小时的自主研习,则是其显著的共同点。由此,郑泉水勉励大家,不要过分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外在差别;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和自己的长处,实践一万小时原理,才是通向世界级高度的阶梯。
郑泉水指出,当代中国赋予清华学子的历史机遇堪称“得天独厚”,然而不少同学未能好好把握,大学时光在漫无目的地选课、刷学分绩中匆匆流逝,最终没有取得与大好机遇相称的学术成就,归根结底,主因是由于同学们没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没有懂得带着强烈兴趣确立目标、展开挑战性学习的真谛。为此,同学们迫切需要转换学习方式,将被动且痛苦化为主动并快乐,这就要求学校加大投入,遴选善于点燃学生求知激情的老师,并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
接下来,郑泉水归纳了知识的三重境界:信息(information)、技能(skill)、态度(attitude)。他指出,对创造性具有决定影响的不是知识的量,而是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及组织方式。惟有“活”的知识才有助于学习者以新颖的方式理解和解决问题,“死”的知识反而会束缚学习者的思维。针对这一状况,钱学森班的师生开展了研究型学习以及团队协作等多样化探索,借助跨学科合作拓展研究宽度,并经由绘制直达研究的路径图,明确研究方向。总之,鼓励学生精深学习、鼓励教师因材施教,才是将清华打造为理想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坚固基石。
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如何协调求知的深度与广度、是否应建立并推广免修制度、如何平衡主观热情与客观环境限制等问题,与郑泉水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为“学术之道”系列讲座第二讲,工程力学系教授陈常青主持讲座并作点评。
附 郑泉水教授简介:
郑泉水教授,1961年出生于江西省金溪县。1977年考入江西工学院土建系,为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1982年留校任助教、副教授、教授至1993年,期间于1985年获湖南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工学博士学位, 1990至1993年在英、德、法国从事客座研究。1993年至今任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工程力学系教授。现兼任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力学学报和Acta Mechanica Sinica主编和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获得过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1990),国际工程科学联合会和国际工程科学杂志杰出论文奖(1994),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6),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0),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等。
2009年起任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 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有3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郑教授早期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的本构理论,解决了这个领域存在已久的若干问题,尤其是系统地建立起了现代张量函数表示理论,成为了非线性和各向异性材料本构方程研究的理性基础。近十多年来,他致力于研究微纳米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固-固和固-液界面的运动和耗散问题,导致了超润滑领域的突破,引发了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
视频新闻请点击:http://tv.tsinghua.edu.cn/folder1/news/2014/03/2014-03-142221.html
供稿:教务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