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首次学生学术交流会在清华举行
清华新闻网5月19日电(实习记者 南秀渊 记者 程 曦 赵姝婧 学生记者 程 玺 田姬熔)5月17日、18日,来自全国19所高校、5个学科的160多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师生代表首次齐聚一堂,参加“拔尖计划”学生学术交流会。在5月17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副校长、教务长袁驷,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出席并致辞。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生命学院院长施一公院士作了题为“我对科学研究的体验”的大会报告。
开幕式前,步入主楼大厅,19所高校“拔尖计划”成果展板分两列排开,清晰生动地呈现了各高校4年来实施“拔尖计划”的特色和成效。与会师生代表纷纷驻足观看,交流合影,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图为吴爱华致辞。学生记者 李钧翔 摄
开幕式上,吴爱华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对本次交流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基础科学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必须把基础科学拔尖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拔尖计划”正是为此设立。这一计划能否成功实施,关键看学生有没有持续生成的动力。他希望同学们秉承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的精神,坚韧不拔,不折不挠,积极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图为袁驷致辞。学生记者 李钧翔 摄
袁驷介绍了清华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创新。他表示,“让优秀的学生领跑,让所有的学生优秀”是老师们最真诚的愿望。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勇于担当“领跑者”的使命和责任,坚定理想,不懈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奉献青春和才智。
施一公在大会报告中结合自己在科研历程中深有体会的一系列生动事例分析了拔尖创新学生应有的素质,鼓励学生勤于付出、善于选择方法论、敢于挑战学术权威、勇于坚持自我意识等。他还分享了对科学研究体系的认识,并再三激励同学们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坚持冲劲和理想,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施一公做大会报告。学生记者 李钧翔 摄
开幕式后,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11所高校的学生代表围绕“计划于我”和“我于计划”的主题进行了两场对话式访谈。访谈主持人同样是参与“拔尖计划”的学生。他们在对话中介绍了所在学校“拔尖计划”的特点和培养模式,分享了自己在老师指导下逐步发掘科研兴趣的经历、参与海外交流的体验和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并肩前行的成就感。台下学生也积极加入互动,大家畅谈了对“拔尖计划”未来发展的期待,提出了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交流平台等建议。
下午,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5个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生交流活动在清华学堂的6间教室分别展开。同学们以演示文稿、圆桌座谈等等多种形式展开自由而深入的讨论,分享自己进入基础科学研究的经历和心得,交流各校“拔尖计划”的实施情况。同一专业的学生越谈越深,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交叉学科学生则兴致勃勃地“互通有无”,求同存异。在切磋“学术之道”的过程中,他们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收获良多。
在18日上午举行的闭幕式上,来自6所高校的6组学生代表先后发言,对分组讨论的情况进行交流总结,并阐述了对“拔尖计划”未来发展的建议。吴爱华和袁驷对同学们的交流成果和建议表示肯定和感谢,鼓励他们进一步坚定学术志趣,不断探索学术真理,为祖国的发展奉献青春和才智。
图为交流会现场。学生记者 李钧翔 摄
交流会期间,来自19所高校“拔尖计划”的师生代表还参观了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物理系、化学系、生命学院、交叉信息研究院等相关院系实验室和校史馆。
值得一提的是,“拔尖计划”参与学生在这次交流会中充分发挥了“主角”的作用。对话访谈、分组交流和总结均由学生代表组织和主持,清华“学堂班”的同学们更是承担了从会议组织、参观安排到食宿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志愿工作。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相关负责人和“学堂班”各班项目主任全程参与了交流会,各相关院系对交流参观活动给予了热情支持。由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承担的北京市“中学生英才计划”部分中学生代表也参与了本次交流会。
在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的大力推动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于2009年启动,选择19所高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旨在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培养和超前开发。目前已有4500名学生得到该计划支持,首批500名毕业生中有95%以上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
2009年,清华在全国率先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随后被纳入国家“拔尖计划”。“拔尖计划”工作组组长一直由清华校长担任,清华同时也是“拔尖计划”秘书处所在地,并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秘书长。本次“拔尖计划”学生学术交流会由清华承办,旨在进一步推进“拔尖计划”的实施,促进参与高校和学科间的学生交流。
视频新闻请点击:http://tv.tsinghua.edu.cn/mcms/?p=3414&cat=1
学生编辑:长 松